荧光诊断牙菌斑和光动力杀灭白色念珠菌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引言 | 第8页 |
·荧光诊断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光动力治疗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光敏剂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牙菌斑及白色念珠菌疾病的简介 | 第13-14页 |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荧光诊断和光动力治疗的原理 | 第15-24页 |
·光动力疗法概述 | 第15-17页 |
·光动力反应的基本原理 | 第16页 |
·光动力诊治的理论模型 | 第16-17页 |
·荧光诊断原理 | 第17-21页 |
·分子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 | 第18-20页 |
·光诱导荧光光谱诊断 | 第20页 |
·荧光成像诊断 | 第20-21页 |
·光动力治疗的机制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菌斑的荧光诊断研究 | 第24-35页 |
·菌斑显示剂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 | 第24-29页 |
·菌斑显示剂荧光光谱性质的研究 | 第24-26页 |
·菌斑显示剂荧光寿命的测量 | 第26-29页 |
·牙菌斑光谱检测研究 | 第29-34页 |
·荧光光谱的诊断系统 | 第30-32页 |
·荧光成像诊断的研究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光动力杀灭白色念珠菌的体外实验研究 | 第35-4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5-39页 |
·序言 | 第35-36页 |
·物理条件研究 | 第36-39页 |
·样本的收集 | 第39页 |
·实验研究 | 第39-48页 |
·实验过程 | 第39-40页 |
·光功率密度的选择 | 第40-41页 |
·交叉实验研究 | 第41-45页 |
·光动力效果的实验研究 | 第45页 |
·温度变化对实验影响 | 第45-46页 |
·讨论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