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5页 |
·二次电池及其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镍镉电池 | 第11-12页 |
·镍氢电池 | 第12-13页 |
·锂离子电池 | 第13-14页 |
·废弃的二次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 第14-15页 |
·从废弃的二次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意义 | 第15-17页 |
·从废弃二次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研究现状 | 第17-28页 |
·从废弃镍镉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研究 | 第17-21页 |
·从废弃镍氢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研究 | 第21-24页 |
·从废弃锂离子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研究 | 第24-28页 |
·稳态α-Ni(OH)_2的研究现状 | 第28-32页 |
·α-Ni(OH)_2的制各工艺方法 | 第28-29页 |
·稳态α-Ni(OH)2的结构和稳定机理 | 第29-31页 |
·稳态α-Ni(OH)2的电化学性能 | 第31-32页 |
·问题的提出及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32-35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5-46页 |
·热力学研究方法 | 第35-40页 |
·热力学计算方法 | 第35-37页 |
·绘制ε-pH图 | 第37-40页 |
·实验用原料的来源及预处理 | 第40-41页 |
·实验原料、试剂、仪器和设备 | 第40-41页 |
·预处理 | 第41页 |
·浸出实验的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实验方案 | 第41-42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2-43页 |
·Ni、Co吸光度的测定 | 第43页 |
·净化实验的研究方法 | 第43-44页 |
·Ni(OH)_2正极材料微结构的表征 | 第44-45页 |
·XRD表征 | 第44页 |
·SEM表征 | 第44-45页 |
·Ni(OH)_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测定 | 第45-46页 |
·涂膏式电极的制作 | 第45页 |
·镍电极的恒流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第三章 从废二次电池中浸出有价金属过程的热力学及实验研究 | 第46-56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46-52页 |
·La-H_2O系热力学分析 | 第46-47页 |
·Ni-H_2O系热力学分析 | 第47-48页 |
·Co-H_2O系热力学分析 | 第48-50页 |
·Li-Co-H_2O系热力学分析 | 第50-52页 |
·实验研究 | 第52-56页 |
·浸出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结果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其它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浸出液的净化实验研究 | 第56-62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56-60页 |
·Fe-H_2O系热力学分析 | 第56-58页 |
·Al-H_2O系热力学分析 | 第58-59页 |
·Mn-H_2O系热力学分析 | 第59-60页 |
·实验研究 | 第60-62页 |
·硫酸复盐法除稀土 | 第60页 |
·控制pH除Al、Fe | 第60-61页 |
·过硫酸铵除锰 | 第61页 |
·净化后液离子组成 | 第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采用共沉淀技术从净化后液中制备α-Ni(OH)_2正极材料的研究 | 第62-74页 |
·α-Ni(OH)_2的制备工艺 | 第63-64页 |
·掺杂α-Ni(OH)_2合成原理 | 第63页 |
·掺杂α-Ni(0H)_2合成方法 | 第63-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4页 |
·样品的结构与形貌 | 第64-70页 |
·电化学性能 | 第70-74页 |
总结 | 第74-75页 |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