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徽传统建筑艺术形态比较分析--以宏村和乔家大院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引言 | 第8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宏村、乔家大院的基本情况 | 第14-24页 |
| ·宏村、乔家大院区位分析 | 第14-15页 |
| ·地理区位 | 第14-15页 |
| ·地理坐标 | 第15页 |
| ·宏村、乔家大院自然背景分析 | 第15-18页 |
| ·地貌特征 | 第15-17页 |
| ·气候特征 | 第17-18页 |
| ·地方资源 | 第18页 |
| ·人文背景分析 | 第18-22页 |
| ·建制沿革 | 第19-21页 |
| ·商业背景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宏村、乔家大院的地域特点 | 第24-48页 |
| ·地域特征 | 第24-29页 |
| ·传统文化 | 第29-40页 |
| ·儒家思想 | 第29-31页 |
|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 第31-34页 |
| ·风水文化 | 第34-35页 |
| ·农耕文化 | 第35-36页 |
| ·徽文化 | 第36-37页 |
| ·民俗文化 | 第37-40页 |
| ·晋商、徽商文化 | 第40-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宏村、乔家大院的形态特征 | 第48-52页 |
| ·选址 | 第48-49页 |
| ·空间布局 | 第49-50页 |
| ·院落构造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宏村、乔家大院的装饰艺术 | 第52-60页 |
| ·砖雕 | 第52-54页 |
| ·木雕 | 第54-56页 |
| ·石雕 | 第56-57页 |
| ·彩绘 | 第57-58页 |
| ·题材内容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宏村、乔家大院的保护 | 第60-63页 |
| ·保护原则 | 第61页 |
| ·保护措施 | 第61页 |
| ·保护方法 | 第61-63页 |
| 结语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