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污染治理理论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4.创新之处 | 第10页 |
5.论文写作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信息污染的相关概念及表现形式 | 第12-20页 |
·信息污染的相关概念 | 第12-15页 |
·信息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14页 |
·信息污染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15页 |
·信息污染的表现形式 | 第15-20页 |
·生产环节 | 第16-18页 |
·传递环节 | 第18-19页 |
·接受环节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信息污染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 | 第20-26页 |
·信息污染产生的根源 | 第20-21页 |
·法律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20页 |
·行业及道德标准缺失 | 第20-21页 |
·信息的自身特点所致 | 第21页 |
·信息污染的危害 | 第21-26页 |
·影响有效信息利用 | 第21-22页 |
·信息安全受到侵害 | 第22-23页 |
·危害人类身心健康 | 第23-26页 |
第三章 信息污染问题价值观审视 | 第26-30页 |
·信息时代基本特点 | 第26-27页 |
·信息时代价值观冲突 | 第27-28页 |
·正确引导“互联网时代的价值观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信息污染指标体系构建 | 第30-34页 |
·信息污染指数 | 第30-31页 |
·信息污染指数设计的原则 | 第31-32页 |
·信息污染构建方法及评价标准 | 第32-34页 |
第五章 信息污染治理措施 | 第34-38页 |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网络道德体系 | 第34-35页 |
·规制“网络黑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 第35页 |
·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监控机制 | 第35-36页 |
·创新信息技术,加强技术创新 | 第36页 |
·加强行业自律,注重信息素养 | 第36-37页 |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