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中奥陶统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碳酸盐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研究区块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16-17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33页 |
| ·区域构造演化 | 第17-23页 |
| ·中晚元古代陆缘裂谷发育阶段 | 第17-18页 |
| ·早寒武世华北古陆发育阶段 | 第18页 |
| ·中寒武世华北古陆调整裂解发育阶段 | 第18-19页 |
| ·晚寒武世克拉通边缘隆起阶段 | 第19页 |
| ·早奥陶世古隆起发育鼎盛阶段 | 第19-21页 |
| ·中-晚奥陶世喀斯特隆起发育阶段 | 第21-23页 |
|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3-26页 |
| ·岩石地层单位及特征 | 第23-25页 |
|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5-26页 |
| ·马家沟组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 | 第26-33页 |
| ·马家沟组地层及层序划分 | 第26-27页 |
| ·克里摩里组和桌子山组层段划分及特点 | 第27-28页 |
| ·马家沟组地层及层序(四级)划分与对比 | 第28-33页 |
| 第3章. 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 第33-50页 |
| ·岩石学及微相特征 | 第33-38页 |
| ·沉积体系类型 | 第38-46页 |
| ·台地体系 | 第38-41页 |
| ·台地边缘体系 | 第41-45页 |
| ·斜坡体系 | 第45-46页 |
| ·盆地体系 | 第46页 |
| ·沉积模式 | 第46-50页 |
| ·桌子山早期(OSQ1)沉积模式 | 第46-47页 |
| ·桌子山晚期(OSQ2)沉积模式 | 第47-48页 |
| ·克里摩里期(OSQ3)沉积模式 | 第48-50页 |
| 第4章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第50-60页 |
| ·编图思路及成图单元 | 第50-51页 |
|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第51-58页 |
| ·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趋势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