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景观生态学分析--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 第8-11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涵义与原则 | 第8-9页 |
·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景观生态学研究 | 第11-14页 |
·土地、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 第11-12页 |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案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23页 |
·研究区地理自然环境概况 | 第15-20页 |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地形地貌 | 第15-16页 |
·气候状况 | 第16-17页 |
·河流水系状况 | 第17-18页 |
·土壤状况 | 第18-19页 |
·自然资源条件 | 第19-20页 |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0-22页 |
·研究区环境质量现状 | 第22-23页 |
·水环境质量现状 | 第22页 |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 第22页 |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分类研究 | 第23-29页 |
·景观生态分类 | 第23-25页 |
·景观生态分类概述 | 第23页 |
·国内外景观生态分类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淳安县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分类研究 | 第25-29页 |
·分类原则与依据 | 第25-26页 |
·景观生态分类系统 | 第26页 |
·说明与小结 | 第26-29页 |
第四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 第29-37页 |
·研究数据来源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土地生态效应分析 | 第30-31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结果 | 第31-32页 |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和面积特征 | 第32页 |
·景观类型斑块形状特征 | 第32-33页 |
·景观类型多样性特征 | 第33页 |
·景观类型空间构型特征 | 第33页 |
·整体景观特征 | 第33页 |
·土地生态效应分析 | 第33-36页 |
·整体生态效应 | 第33-34页 |
·生态效应的空间分异 | 第34-3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6-37页 |
·主要结论 | 第36页 |
·问题讨论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 第37-44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37-38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赋值标准 | 第38-39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9-42页 |
·评价结果 | 第42-43页 |
·分析与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 | 第44-49页 |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 | 第44-45页 |
·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 第45-46页 |
·国内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现状 | 第46-4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4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46-47页 |
·淳安县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关键措施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