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概述 | 第13-24页 |
第一节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含义及特点 | 第13-18页 |
一、环境问题的含义及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 第13-14页 |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 | 第14-16页 |
(一) 我国环境法学界对环境问题的传统分类 | 第14-15页 |
(二) 城市环境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 | 第15-16页 |
三、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含义及特点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及类型 | 第18-24页 |
一、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 | 第18-21页 |
(一) 农村内部造成的环境问题 | 第18-19页 |
(二) 城市污染转移造成的环境问题 | 第19-20页 |
(三) 外来污染转移造成的环境问题 | 第20-21页 |
二、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 | 第21-24页 |
(一) 资源破坏 | 第21页 |
(二) 生态危机 | 第21-22页 |
(三) 环境污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环境执法难是农村环境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 | 第24-42页 |
第一节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恶化的原因概述 | 第24-26页 |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 第24页 |
二、政策方面的原因 | 第24-25页 |
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 | 第25-26页 |
四、环境执法方面的原因 | 第26页 |
第二节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中环境行政执法概述 | 第26-30页 |
一、环境行政执法概述 | 第26-27页 |
二、环境行政执法原则概述 | 第27页 |
三、环境行政执法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意义 | 第27-28页 |
四、环境行政执法在保护我国农村环境中的现状 | 第28-29页 |
五、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是导致环境行政执法难的根本原因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概述 | 第30-32页 |
一、环境管理体制概述 | 第30-31页 |
二、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概述 | 第31-32页 |
第四节 我国环境管理模式导致农村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难 | 第32-35页 |
一、我国环境管理模式概述 | 第32-33页 |
二、我国环境管理模式导致农村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难 | 第33-35页 |
第五节 我国环境管理手段导致农村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难 | 第35-37页 |
一、我国行政强制环境管理手段的形成 | 第35-36页 |
二、我国行政强制环境管理手段导致农村环境保护执法难 | 第36-37页 |
第六节 我国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导致农村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难 | 第37-42页 |
一、我国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现状 | 第37-38页 |
二、我国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 | 第38-42页 |
(一) 环境管理机构职权不清导致农村环保执法难 | 第39-40页 |
(二) 环境管理机构按行政区域设置导致农村环保执法难 | 第40页 |
(三) 基层环境管理机构弱小导致农村环保执法难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农村环境行政执法的对策 | 第42-59页 |
第一节 实行政府首长负责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环境管理模式 | 第42-48页 |
一、国外环境管理模式概述 | 第42-43页 |
二、实行政府首长负责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环境管理模式 | 第43-44页 |
三、该环境管理模式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区别 | 第44-45页 |
四、实行该环境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第45-46页 |
(一) 我国已具备实行该环境管理模式的思想基础 | 第45-46页 |
(二) 我国的行政隶属关系为该环境管理模式提供了保障 | 第46页 |
五、该环境管理模式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意义 | 第46-48页 |
(一) 该环境管理模式有利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发生 | 第47页 |
(二) 该环境管理模式有利于各环境保护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变政府行政强制为行政强制与行政指导并举 | 第48-53页 |
一、环境行政指导的涵义及特征 | 第48-49页 |
二、行政强制与行政指导的区别 | 第49-50页 |
三、行政强制与行政指导并举对保护我国农村环境的意义 | 第50-52页 |
(一) 环境行政指导有助于弥补农村环境执法“无法可依”的不足 | 第50-51页 |
(二) 环境行政指导有助于提高农村环境执法的实效 | 第51页 |
(三) 环境行政指导有助于农村整体利益的综合平衡 | 第51-52页 |
四、完善我国环境行政指导管理手段的措施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健全环保执法机构,强化环保执法队伍 | 第53-59页 |
一、国外环境管理机构设置概述 | 第53-54页 |
二、我国对国外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借鉴 | 第54-59页 |
(一) 明确界定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环境管理部门的职权 | 第55-56页 |
(二) 设置跨行政区域的环境管理机构 | 第56-57页 |
(三) 壮大环境管理队伍,重视基层环境管理机构建设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