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独立评论》及其宗旨 | 第11-12页 |
第二节 陈之迈与《独立评论》 | 第12-15页 |
一、陈之迈的生平与著述 | 第12-13页 |
二、陈之迈政府改革思想的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三、陈之迈政府改革思想的研究重点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写作架构 | 第15-20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二、写作架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陈之迈的政府结构改革思想 | 第20-37页 |
第一节 五院制度 | 第20-26页 |
一、五院制度建立的背景 | 第20-23页 |
二、五院制度的机构设置及功能 | 第23-24页 |
三、"形"与"质"的矛盾:五院制度的运行机制特点 | 第24-26页 |
第二节 陈之迈对五院制度各院的具体论述 | 第26-32页 |
一、赞赏行政体系:行政院 | 第26-27页 |
二、强化立法细节:立法院 | 第27-28页 |
三、追求法律治理:司法院 | 第28-29页 |
四、提高专业素质:考试院 | 第29-30页 |
五、进行科学监督:监察院 | 第30-32页 |
第三节 陈之迈对五院制度的整体评价 | 第32-37页 |
一、从谏言到弃虚:陈之迈对五院制的态度转变 | 第32-34页 |
二、科学性与局限性:陈之迈对五院制的总体评价 | 第34-37页 |
第三章 陈之迈的政府机制改革思想 | 第37-52页 |
第一节 关于政制改革争论的两个重点——党治、人事 | 第37-41页 |
一、政制改革争论的背景 | 第37页 |
二、从发散到总结:陈之迈对精英们改革观点的归纳 | 第37-39页 |
三、维持党禁:关于党治改革争论的焦点 | 第39-40页 |
四、精兵简政:人事对政制的影响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民主与独裁的争论 | 第41-46页 |
一、三个时期的划分:民主与独裁的争论 | 第41-43页 |
二、三种观点的归纳:陈之迈对其他精英们的总结 | 第43-44页 |
三、新式独裁的追求:陈之迈与其他精英们的观点比较 | 第44-46页 |
第三节 政府的效率公平 | 第46-52页 |
一、综合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 | 第46-48页 |
二、民主政治能否终结贪污腐败:陈之迈与张纯明的论战 | 第48-52页 |
第四章 陈之迈的政府间关系改革思想 | 第52-59页 |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的政府间关系改革 | 第52-56页 |
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背景 | 第52-53页 |
二、角色权责划分:陈之迈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改革 | 第53-55页 |
三、均权制度与国家统一:陈之迈与君衡的论战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地方自治:地方政府关系改革及借鉴 | 第56-59页 |
一、保甲与自治的矛盾:浙苏的自治实验县 | 第57页 |
二、自治提高效率:兰溪的财政行政效率改革 | 第57-58页 |
三、地方自治的人才培养:浙江地方政府的经验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