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8页 |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PM_(2.5)中水溶性离子来源解析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PM_(2.5)中水溶性物种对人体健康、能见度及气候的影响 | 第25-27页 |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实验情况简介 | 第29页 |
·采样点布设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33页 |
·气体分析和测定仪器 | 第30-31页 |
·PM_(2.5)在线离子色谱仪 | 第31-32页 |
·黑碳(BC)仪 | 第32页 |
·气象参数 | 第32-33页 |
第三章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 | 第33-57页 |
·水溶性离子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33-49页 |
·总体污染状况 | 第33-38页 |
·2008年与2007年同期气溶胶光学厚度、SO_2和NO_2柱浓度比较 | 第38-40页 |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浓度特征 | 第40-44页 |
·日变化特征 | 第44-49页 |
·水溶性离子间的相关性系数 | 第49-51页 |
·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 | 第51-53页 |
·[NO_3~-]/[SO_4~(2-)]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来源解析 | 第57-62页 |
·因子分析方法 | 第57-59页 |
·水溶性离子的来源解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灰霾天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气象要素分析 | 第62-73页 |
·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 | 第62-67页 |
·灰霾天气概述 | 第62-63页 |
·灰霾天气与清洁天气污染物浓度的对比 | 第63-65页 |
·灰霾天气污染特征分析 | 第65-66页 |
·灰霾天气各种污染物与能见度的关系 | 第66-67页 |
·灰霾天气气象要素分析 | 第67-70页 |
·天气系统 | 第67-68页 |
·气团反向轨迹分析 | 第68-70页 |
·与山东典型地区(济南)的对比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6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建议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发表论文 | 第88-8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