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实行犯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15页 |
第1章 中外刑法共同犯罪体制 | 第15-65页 |
·国外刑法共同犯罪体制 | 第15-46页 |
·单一正犯体制 | 第15-22页 |
·正犯·共犯区分体制 | 第22-46页 |
·我国刑法共同犯罪体制 | 第46-65页 |
·共犯人的分类 | 第46-49页 |
·共犯人的认定 | 第49-61页 |
·共犯人的区分 | 第61-65页 |
第2章 共同实行犯的基础理论 | 第65-105页 |
·共同实行犯的概念与性质 | 第65-69页 |
·共同实行犯的概念 | 第65-66页 |
·共同实行犯的性质 | 第66-69页 |
·共同实行犯的处罚根据 | 第69-79页 |
·准用共犯处罚根据论 | 第69-75页 |
·立基于共同实行犯“共同关系”本质的解释 | 第75-77页 |
·笔者的观点:折中说 | 第77-79页 |
·共同实行犯的本质 | 第79-95页 |
·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的对立范围 | 第79-80页 |
·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的基本内容 | 第80-88页 |
·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的理论分歧 | 第88-91页 |
·笔者的观点:部分犯罪共同说 | 第91-95页 |
·共同实行犯的成立条件 | 第95-105页 |
·共同实行故意 | 第95-101页 |
·共同实行行为 | 第101-105页 |
第3章 共同实行犯的争议形态 | 第105-181页 |
·片面的共同实行犯 | 第105-117页 |
·国外的学说纷争 | 第105-109页 |
·我国的理论争议 | 第109-113页 |
·笔者的观点:片面帮助犯肯定说 | 第113-117页 |
·承继的共同实行犯 | 第117-12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7-118页 |
·国外的理论争议 | 第118-122页 |
·我国学者的观点 | 第122-125页 |
·笔者的观点:中间说 | 第125-127页 |
·过失共同实行犯 | 第127-14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7-129页 |
·立法的现状与判例的立场 | 第129-132页 |
·国外学者的理论纷争 | 第132-138页 |
·我国学者的观点分歧 | 第138-142页 |
·笔者的观点:过失同时犯解消说 | 第142-147页 |
·结果加重犯的共同实行犯 | 第147-158页 |
·结果加重犯的类型与本质 | 第147-150页 |
·国外关于结果加重犯的共同实行犯的实务与理论学说 | 第150-154页 |
·我国学者的观点 | 第154-156页 |
·笔者的观点:否定说 | 第156-158页 |
·共谋共同实行犯 | 第158-173页 |
·概念的缘起 | 第158-161页 |
·日本学者的肯定说 | 第161-166页 |
·日本学者的否定说 | 第166-168页 |
·我国学者的观点 | 第168-171页 |
·笔者的观点:否定说 | 第171-173页 |
·不作为的共同实行犯 | 第173-181页 |
·关于不作为的共同实行犯的学说 | 第173-178页 |
·笔者的观点:限定肯定说 | 第178-181页 |
第4章 共同实行犯的其他问题 | 第181-215页 |
·共同实行犯与犯罪未完成形态 | 第181-198页 |
·共同实行犯与犯罪预备 | 第181-183页 |
·共同实行犯与犯罪未遂 | 第183-189页 |
·共同实行犯与犯罪中止 | 第189-191页 |
·共同实行犯与共同实行犯关系的脱离 | 第191-198页 |
·共同实行犯与身份 | 第198-209页 |
·身份的内涵与种类 | 第198-200页 |
·共同实行犯与身份 | 第200-209页 |
·共同实行犯与错误 | 第209-215页 |
·共同实行犯的法律错误 | 第209页 |
·共同实行犯的事实错误 | 第209-215页 |
结语 | 第215-217页 |
参考文献 | 第217-22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23-224页 |
后记 | 第224-225页 |
中文摘要 | 第225-229页 |
ABSTRACT | 第229-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