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虚拟社区伦理问题概述 | 第10-19页 |
| ·虚拟社区伦理的特点 | 第10-12页 |
| ·自主性 | 第10-11页 |
| ·开放性 | 第11页 |
| ·多元性 | 第11-12页 |
| ·虚拟社区伦理问题产生的背景 | 第12-14页 |
| ·虚拟社区伦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 第14-19页 |
| ·信息失真 | 第14-15页 |
| ·信息污染 | 第15页 |
| ·侵犯他人隐私权 | 第15-16页 |
| ·侵犯知识产权 | 第16-17页 |
| ·危害信息安全 | 第17页 |
| ·网络沉溺 | 第17-19页 |
| 第2章 虚拟社区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9-27页 |
| ·技术根源 | 第19-21页 |
| ·网络的虚拟性容易引发主体的道德冷漠感 | 第19-20页 |
| ·网络的数字化容易导致主体道德责任感的缺失 | 第20-21页 |
| ·网络的开放性容易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 第21页 |
| ·现实根源 | 第21-27页 |
| ·现实社会伦理问题在虚拟空间的映射 | 第22页 |
| ·虚拟社区伦理规范的局限性 | 第22-23页 |
| ·网络经济利益对道德的冲击 | 第23-24页 |
| ·网络法律的滞后及不完善性 | 第24页 |
| ·网络行为监管力度的缺乏 | 第24-25页 |
| ·个体道德意识的弱化 | 第25-27页 |
| 第3章 虚拟社区伦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 第27-34页 |
| ·加强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建设 | 第27-29页 |
| ·提高主体自律性 | 第27-28页 |
| ·健全虚拟社区的伦理规范体系 | 第28-29页 |
| ·改善虚拟社区的外部环境 | 第29-34页 |
| ·实施技术防控措施 | 第29-30页 |
| ·加强网络法制的建设 | 第30-31页 |
| ·健全网络行为的监管机制 | 第31-32页 |
| ·营造良好的网络社会氛围 | 第32-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