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 ·精密时间间隔测量的重要性 | 第13-15页 |
| ·高速时间间隔测量的意义 | 第15-16页 |
| ·时间间隔测量方法 | 第16-22页 |
| ·脉冲计数法 | 第17-19页 |
| ·内插测时法 | 第19-2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 ·高速计数器设计 | 第22-24页 |
| ·时间内插技术的研究 | 第24-27页 |
| ·调制域测试仪器 | 第27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第2章 同步计数器的结构与速度研究 | 第29-60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普通同步计数器及其改进 | 第29-39页 |
| ·普通计数器与加法器的关系 | 第30-32页 |
| ·超前进位链及其在计数器中的应用 | 第32-34页 |
| ·超前进位链树及其在计数器中的简化模型 | 第34-36页 |
| ·无间隔计数器的改进设计 | 第36-39页 |
| ·高速非二进制同步计数器及其改进 | 第39-46页 |
| ·Gray计数器 | 第40-41页 |
| ·Systolic 型计数器与改进 | 第41-43页 |
| ·基于线性反馈序列计数器设计 | 第43-46页 |
| ·基于同余理论的并联同步计数器组 | 第46-53页 |
| ·同余理论 | 第46-48页 |
| ·模数互质的并联环形计数器 | 第48-50页 |
| ·基于模数互质并联结构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同步计数器组 | 第50-53页 |
|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53-59页 |
| ·无间隔计数器仿真与实验 | 第53-54页 |
| ·Systolic 型计数器输出编码修正仿真 | 第54-55页 |
| ·中规模计数器传统级联方式仿真 | 第55-56页 |
| ·模数互质并联计数器组的仿真和实验 | 第56-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3章 高速时间内插技术研究 | 第60-95页 |
| ·引言 | 第60页 |
| ·模拟时间内插技术研究 | 第60-69页 |
| ·双斜式时间内插技术的原理 | 第61-62页 |
| ·双斜式时间内插器存在的问题 | 第62-64页 |
| ·基于多斜的高速时间内插器 | 第64-66页 |
| ·仿真验证 | 第66-69页 |
| ·游标时间内插技术研究 | 第69-83页 |
| ·游标时间内插技术原理 | 第69-71页 |
| ·时钟信号符合技术改进 | 第71-74页 |
| ·高速游标时间内插器 | 第74-79页 |
| ·仿真验证 | 第79-83页 |
| ·延迟时间内插技术研究 | 第83-93页 |
| ·延迟时间内插原理 | 第83-86页 |
| ·反馈型延迟内插器 | 第86-87页 |
| ·事件和时基双延迟的时间内插器 | 第87-89页 |
|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89-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 第4章 连续精密时间间隔测量应用研究 | 第95-107页 |
| ·引言 | 第95页 |
| ·时钟稳定度的测量 | 第95-98页 |
| ·时钟抖动概念 | 第96-97页 |
| ·时钟抖动测量 | 第97-98页 |
| ·同步通讯中的相位补偿 | 第98-101页 |
| ·同步串行通讯中的相位偏移 | 第98-99页 |
| ·同步串行通讯中的动态相位补偿 | 第99-101页 |
| ·精密测时在超声波测距中的应用 | 第101-106页 |
| ·超声波测距原理 | 第101-102页 |
| ·超声波测距过程中回波前沿检测 | 第102-103页 |
| ·基于调制域测量的回波前沿检测 | 第103-10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 结论 | 第107-10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9-119页 |
| 附录 | 第119-12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1-123页 |
| 致谢 | 第123-124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