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脉冲超宽带信号能量收集及捕获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4页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第16-18页
   ·UWB 接收系统第18-21页
     ·UWB 室内无线信道基本特征第18-20页
     ·UWB 接收机的特殊性第20-21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来源及目的第21-22页
   ·UWB 能量收集研究现状分析第22-30页
     ·低速UWB 系统能量收集研究现状第23-27页
     ·高速UWB 系统能量收集及其干扰消除研究现状第27-30页
   ·UWB 信号捕获研究现状分析第30-32页
   ·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第32-34页
第2章 UWB 调制技术简介第34-46页
   ·引言第34-35页
   ·无多径AWGN 信道第35-37页
   ·二进制调制第37-41页
     ·二进制PPM 调制第37-39页
     ·二进制PAM 调制第39-40页
     ·2-TR 调制第40-41页
   ·多进制调制第41-44页
     ·M-PPM 调制第41-42页
     ·M-PAM 调制第42-43页
     ·PPAM 调制第43-44页
   ·M-BOK 调制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低速UWB 系统能量收集研究第46-74页
   ·引言第46-47页
   ·UWB 信道模型第47-51页
     ·随机抽头延迟线信道模型第47-48页
     ·SV/IEEE802.15.3a 信道模型第48-51页
   ·ARAKE 接收机性能分析第51-58页
     ·BPSK 调制ARAKE 接收性能分析第51-53页
     ·PPM 调制ARAKE 接收性能分析第53-55页
     ·PPAM 调制ARAKE 接收性能分析第55-58页
   ·PRAKE 接收和SRAKE 接收性能分析第58-64页
   ·不同扩展带宽下RAKE 接收性能分析第64-65页
   ·部分窗口能量收集第65-69页
   ·TR-DS-UWB 自相关接收机性能分析第69-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4章 高速UWB 系统能量收集及其干扰消除研究第74-103页
   ·引言第74-75页
   ·单脉冲能量收集及其干扰消除研究第75-90页
     ·仅能量收集系统所获得的BER 性能第75-78页
     ·能量收集MLSE 均衡BER 性能分析第78-85页
     ·能量收集MMSE 均衡BER 性能分析第85-90页
   ·DS-UWB 能量收集及其干扰消除研究第90-94页
     ·DS-UWB 系统等效信号接收模型第90-92页
     ·自适应模板均衡算法第92-94页
   ·TR-DS-UWB 能量收集及其干扰消除研究第94-101页
     ·TR-DS-UWB 系统等效信号接收模型第94-99页
     ·TR-DS-UWB 系统均衡BER 性能分析第99-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5章 UWB 信号捕获第103-141页
   ·引言第103-104页
   ·多用户环境下DS-UWB 信号捕获性能分析第104-115页
     ·单驻留捕获时间性能分析第104-108页
     ·单用户下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评估第108-110页
     ·多用户下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评估第110-112页
     ·数值和仿真结果第112-115页
   ·多径信道下DS-UWB 信号串行搜索性能分析第115-125页
     ·UWB 捕获空间的命中集第115-118页
     ·等增益组合搜索下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第118-119页
     ·串行搜索平均检测时间分析第119-123页
     ·数值结果第123-125页
   ·DS-UWB 信号的二阶快速搜索第125-132页
     ·二阶搜索策略下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第126-129页
     ·二阶搜索策略下的平均检测时间分析第129-130页
     ·数值结果第130-132页
   ·基于估计的DS-UWB 信号的快速捕获第132-139页
     ·一阶估计快速捕获第134-137页
     ·二阶估计快速捕获第137-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结论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5页
附录1第155-15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6-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个人简历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R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经颅重频磁刺激预处理对SD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