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6页 |
第一章 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概述 | 第6-19页 |
一、 举证责任含义 | 第6-10页 |
(一) 两大法系国家学者观点 | 第6-7页 |
(二) 我国大陆学者的观点及笔者对举证责任含义的认识 | 第7-10页 |
二、 举证责任分配的学说及立法例 | 第10-19页 |
(一) 举证责任分配的学说及评析 | 第11-17页 |
(二) 举证责任分配的立法例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举证责任分配体系的确立 | 第19-30页 |
一、 举证责任分配的价值取向 | 第19-25页 |
(一) 实体法的立法目的和价值标准 | 第19-22页 |
(二) 程序正义的价值要求 | 第22-25页 |
二、 举证责任分配的标准 | 第25-30页 |
(一) 举证责任分配的形式标准 | 第25-26页 |
(二) 举证责任分配的实质标准 | 第26-30页 |
第三章 我国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 第30-39页 |
一、 我国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 第30-34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30-31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31-34页 |
二、 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简要评析 | 第34-39页 |
(一) 《证据规定》中有关举证责任分配的内容 | 第34-37页 |
(二) 《证据规定》存在的不完善之处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9-50页 |
一、 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39-40页 |
二、 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重构 | 第40-44页 |
(一) 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 第40-41页 |
(二) 举证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 | 第41-44页 |
三、 举证责任分配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44-48页 |
(一) 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原因 | 第45-46页 |
(二) 举证责任分配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控制 | 第46-48页 |
四、 完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