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异步电机论文

交流牵引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现代交流异步机车控制技术第11-12页
   ·交流牵引系统的电力电子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第12-13页
   ·无传感器技术发展状况第13-15页
     ·无传感器技术研究现状第13-15页
     ·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第15页
   ·本文主要内容第15-1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交流异步牵引系统的控制策略第17-31页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第17-20页
     ·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第17-18页
     ·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第18页
     ·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第18-20页
   ·交流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方法第20-21页
   ·交流牵引中单逆变器驱动多台电机的矢量控制策略第21-26页
     ·多台电机的电流模型第21-22页
     ·多台电机的转子磁链模型第22-24页
     ·多台电机的转矩模型第24-25页
     ·磁链电流和转矩电流的计算第25页
     ·交流牵引系统的结构框图第25-26页
   ·SVPWM技术第26-30页
     ·SVPWM的开关状态和开关矢量第26-28页
     ·SVPWM的实现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交流牵引矢量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第31-39页
   ·主电路的设计第31页
   ·数字驱动控制电路组成第31-34页
     ·TMS320F28335简介第32-33页
     ·控制电路板及其DSP周边电路第33-34页
   ·功率主电路设计第34页
   ·逆变电路设计第34-35页
   ·PWM门驱动电路设计第35页
   ·浪涌保护电路设计第35-36页
   ·电压电流检测第36-37页
   ·外部模拟输入电路第37页
   ·A/D输入电路第37-38页
   ·过电流保护电路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交流牵引矢量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第39-50页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第39页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第39-40页
   ·系统基本模块的实现第40-49页
     ·初始化模块设计第40-41页
     ·信号采集功能模块设计第41-43页
     ·保护功能模块设计第43-45页
     ·转子磁链辨识模块设计第45-46页
     ·转速检测子模块设计第46-47页
     ·主控PWM中断程序子模块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第50-55页
   ·电机运行过程分析第50-5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4-55页
第6章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无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第55-64页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基本结构第55-56页
   ·基于转子磁链的速度辨识第56-60页
   ·基于模糊控制器(FLC)的MRAS第60-62页
   ·无速度传感器的交流牵引系统的基本结构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7章 无速度传感器的交流牵引系统的仿真第64-76页
   ·PSIM仿真软件第64页
   ·基于的PI-MARS速度估计的无速度传感器的交流牵引系统仿真第64-72页
     ·无速度传感器的交流牵引系统框图第64-65页
     ·仿真系统子模块的说明第65-69页
     ·仿真结果第69-72页
   ·基于FLC-MARS的无速度传感器的交流牵引系统仿真第72-75页
     ·FLC控制器第72页
     ·仿真结果第72-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总结第76-77页
   ·今后的工作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附录第83-8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流电机控制电源设计
下一篇:单逆变器驱动多电机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