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及审查自动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建筑节能软件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建筑节能软件 | 第11-12页 |
·国内节能软件 | 第12页 |
·单位简介及本人工作概况 | 第12-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和术语 | 第16-23页 |
·建筑节能标准简介 | 第16-17页 |
·建筑节能标准的定义 | 第16页 |
·建筑节能标准的分类 | 第16页 |
·建筑节能标准的特点 | 第16-17页 |
·建筑节能标准的发展 | 第17页 |
·建筑节能判定项 | 第17-21页 |
·规定性指标判定项 | 第17-18页 |
·权衡计算判定项 | 第18-19页 |
·建筑节能标准间的比较 | 第19-21页 |
·建筑节能审查方法 | 第21-23页 |
·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 | 第22页 |
·校核节能计算报审工程与原始图纸方案的一致性 | 第22页 |
·校核报审工程的节能标准符合情况 | 第22-23页 |
第3章 建筑节能系列软件总体设计 | 第23-37页 |
·整体思路 | 第23-25页 |
·两款软件的职责分工 | 第24页 |
·两款软件之间的衔接 | 第24-25页 |
·两款软件的优势特点 | 第25页 |
·图形平台与编程语言 | 第25-26页 |
·图形平台的选择 | 第25-26页 |
·编程语言的选择 | 第26页 |
·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计算软件 | 第26-34页 |
·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计算软件的整体思路 | 第26-29页 |
·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计算软件的系统架构 | 第29-34页 |
·建筑节能审查软件 | 第34-37页 |
·建筑节能审查软件的整体思路 | 第34-36页 |
·建筑节能审查软件的系统架构 | 第36-37页 |
第4章 建筑节能设计软件的开发 | 第37-47页 |
·软件主体 | 第37页 |
·文件管理模块 | 第37-39页 |
·数据库模块 | 第39页 |
·数据库采用技术 | 第39页 |
·数据库作用 | 第39页 |
·参数设置模块 | 第39-40页 |
·模型导入模块 | 第40-41页 |
·模型编辑模块 | 第41-42页 |
·节能设计模块 | 第42-43页 |
·节能计算模块 | 第43-46页 |
·支持多本节能标准的方法 | 第43-44页 |
·能耗模拟方法 | 第44-45页 |
·报告书生成方法 | 第45-46页 |
·模块实现效果 | 第46页 |
·节能报审模块 | 第46-47页 |
第5章 建筑节能审查软件的开发 | 第47-53页 |
·软件主体 | 第47页 |
·文件操作模块 | 第47-48页 |
·节能审查简化结论模块 | 第48页 |
·基本信息审查模块 | 第48页 |
·模型审查模块 | 第48-50页 |
·平面图审查 | 第48-49页 |
·三维模型审查 | 第49-50页 |
·规定性审查模块 | 第50页 |
·权衡计算审查模块 | 第50-52页 |
·备案表模块 | 第52-53页 |
第6章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及审查应用 | 第53-60页 |
·节能设计计算实例 | 第53-58页 |
·工程概况 | 第53-55页 |
·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 | 第55-56页 |
·规定性指标判定 | 第56-57页 |
·权衡计算判定 | 第57-58页 |
·节能审查实例 | 第58-60页 |
·工程概况 | 第58页 |
·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审查 | 第58-59页 |
·规定性指标审查 | 第59页 |
·权衡计算审查 | 第59页 |
·审查结论 | 第59-6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工作总结 | 第60页 |
·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