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一、接受理论的跨学科表达 | 第10-19页 |
(一) 美学的接受理论 | 第10-12页 |
(二) 传播学的受众理论 | 第12-14页 |
(三) 哲学的接受认识论 | 第14-16页 |
(四) 解释学的接受理论 | 第16-19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接受的特质与评价 | 第19-27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接受的内涵 | 第19-21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功能 | 第21-24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学接受论的评价 | 第24-27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现状及原因 | 第27-33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 第27-28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现状 | 第28-30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原因 | 第30-33页 |
四、接受理论视阈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 第33-40页 |
(一) 接受理论视域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理念的更新 | 第33-35页 |
(二) 接受理论视域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法的改革 | 第35-38页 |
(三) 接受理论视域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途径的创新 | 第38-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