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3页 |
·理论依据 | 第10-12页 |
·现实依据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新闻史领域对民国期间《申报》、《大公报》的研究 | 第13-14页 |
·体育新闻史领域对奥运会报道的研究 | 第14-15页 |
·奥运会报道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新闻框架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新闻编辑相关研究 | 第18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2页 |
·研究对象 | 第19-21页 |
·《申报》、《大公报》概述 | 第19-20页 |
·《申报》、《大公报》对民国三届奥运会的报道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1页 |
·内容分析法 | 第21-22页 |
·个案研究法 | 第22页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2-74页 |
·1932年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申报》、《大公报》奥运报道 | 第22-38页 |
·《申报》、《大公报》1932年奥运报道总量分析 | 第24-29页 |
·《申报》、《大公报》1932年奥运报道来源分析 | 第29-30页 |
·《申报》、《大公报》1932年奥运报道体裁分析 | 第30-35页 |
·《申报》、《大公报》1932年奥运报道新闻价值取向分析 | 第35-37页 |
·《申报》、《大公报》1932年奥运报道对相同来源稿件的不同编辑处理分析 | 第37-38页 |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申报》、《大公报》奥运报道 | 第38-54页 |
·《申报》、《大公报》1936年奥运报道总量分析 | 第40-44页 |
·《申报》、《大公报》1936年奥运报道来源分析 | 第44-47页 |
·《申报》、《大公报》1936年奥运报道体裁分析 | 第47-51页 |
·《申报》、《大公报》1936年奥运报道新闻价值取向分析 | 第51-53页 |
·《申报》、《大公报》1936年奥运报道对相同来源稿件的不同编辑处理分析 | 第53-54页 |
·1948年第14届伦敦奥运会《申报》、《大公报》奥运报道 | 第54-66页 |
·《申报》、《大公报》1948年奥运报道总量分析 | 第55-59页 |
·《申报》、《大公报》1948年奥运报道来源分析 | 第59-61页 |
·《申报》、《大公报》1948年奥运报道体裁分析 | 第61-64页 |
·《申报》、《大公报》1948年奥运报道新闻价值取向分析 | 第64-65页 |
·《申报》、《大公报》1948年奥运报道对相同来源稿件的不同编辑处理分析 | 第65-66页 |
·1936年中央社特派员冯有真《世运代表团随征记》的文本分析 | 第66-74页 |
·中国采访奥运第一人——冯有真 | 第66-67页 |
·再现中国代表团柏林奥运行的《世运代表团随征记》 | 第67-69页 |
·《世运代表团随征记》报道内容分析 | 第69-73页 |
·冯有真《世运代表团随征记》之意义 | 第73-74页 |
4 结论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