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言 | 第12-19页 |
一、写作缘起及目的 | 第12-13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13-16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四、研究限制与价值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积淀与变迁:香港回归前的行政与立法关系 | 第19-37页 |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的行政与立法关系 | 第19-26页 |
一、确立殖民地时期香港政治体制的背景 | 第19-20页 |
二、殖民地时期香港的政治体制 | 第20-25页 |
三、港督主导下的行政与立法关系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中英谈判背景下的行政与立法关系 | 第26-30页 |
一、回归进程的启动 | 第26页 |
二、香港代议政制的发展 | 第26-30页 |
第三节 后过渡时期的行政与立法关系 | 第30-37页 |
一、1992年的施政报告 | 第31-33页 |
二、中英双方关于政改的谈判 | 第33-35页 |
三、1994、1995年的选举及影响 | 第35-37页 |
第二章 配合与制约:基本法确立的行政与立法关系 | 第37-66页 |
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及行政机关 | 第37-44页 |
一、行政长官 | 第37-43页 |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 | 第44-60页 |
一、立法会的产生 | 第44-46页 |
二、立法会委员会 | 第46-50页 |
三、立法会的职权 | 第50-60页 |
第三节 行政主导体制下的行政与立法关系 | 第60-66页 |
一、行政主导体制的确立 | 第60-61页 |
二、行政主导体制的内容 | 第61-66页 |
第三章 冲突与调和:实践中的行政与立法关系 | 第66-83页 |
第一节 影响行政与立法关系的重大事件 | 第66-74页 |
一、重大事件 | 第66-72页 |
二、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发展状况 | 第72-74页 |
第二节 对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微观考察 | 第74-77页 |
一、法案的通过情况 | 第74-75页 |
二、附属法例的通过情况 | 第75-76页 |
三、政府受到的质询 | 第76-77页 |
第三节 特区政府的应对措施 | 第77-83页 |
一、董建华采取的措施 | 第77-78页 |
二、曾荫权采取的措施 | 第78-83页 |
第四章 内因与外缘:影响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因素 | 第83-103页 |
第一节 中央 | 第83-88页 |
一、“中央”的范围 | 第83-84页 |
二、中央的职权 | 第84-88页 |
第二节 司法机关 | 第88-92页 |
一、香港的司法体制 | 第88-89页 |
二、司法对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影响 | 第89-92页 |
第三节 立法会功能团体组别 | 第92-95页 |
一、功能团体的发展 | 第92-93页 |
二、功能组别对于特区政府施政的保障作用 | 第93页 |
三、功能组别对于地区组别的制衡 | 第93-95页 |
第四节 政党及政治团体 | 第95-98页 |
一、香港的主要政党 | 第95-96页 |
二、香港的主要政治团体 | 第96-97页 |
三、对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影响 | 第97-98页 |
第五节 区议会 | 第98-100页 |
第六节 民意 | 第100-103页 |
一、香港民意表达的特点及影响 | 第101页 |
二、民意对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分析与建议:协调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各种方案 | 第103-115页 |
第一节 协调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各种方案 | 第103-109页 |
一、政党参政方案 | 第103-104页 |
二、两院制方案 | 第104-106页 |
三、扩阔行政长官选民基础方案 | 第106页 |
四、普选行政长官方案 | 第106-109页 |
第二节 促进行政与立法关系和谐发展的原则 | 第109-111页 |
一、必须严格依据《基本法》处理的原则 | 第109-110页 |
二、必须统筹兼顾民主与效率的原则 | 第110-111页 |
三、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的原则 | 第111页 |
第三节 关于加强法律治理问题的思考 | 第111-115页 |
一、法律治理的主要形式 | 第112-114页 |
二、法律治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114-115页 |
结语 | 第115-121页 |
一、从绝对到相对: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历史变迁 | 第115-116页 |
二、从封闭到开放:影响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各种因素 | 第116-118页 |
三、从对立到共识:实现行政与立法关系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118-121页 |
附录 | 第121-123页 |
附录一: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界别组成及委员数目统计表 | 第121-122页 |
附录二:2004年立法会选举基本情况表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9页 |
后记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