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

“破茧之初”:1978年前后中国农村与农民的生存状态及地区差异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绪论第16-34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第17-21页
   ·本文的方法论与逻辑结构第21-26页
     ·本文的方法论第22-24页
     ·本文的逻辑结构:基于比较层面的Q-A 模式第24-26页
   ·与选题相关的学术研究现状第26-31页
   ·关于区域选择及资料来源的说明第31-34页
第1章 1978 年前后中国农村改革成因的历史渊源第34-69页
   ·国家政治视域中的农村、农民与农业第34-42页
     ·国家工业化战略中的“三农”地位第35-38页
     ·农民的特性及其土改后的表现第38-40页
     ·国家制度安排与农民曾经的变革实践第40-42页
   ·1978 年前农村与农民的主体特征第42-52页
     ·农民“当家作主”后的利益追求及其结果第43-47页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民及其贡献第47-49页
     ·不需要政策的农村与农民的主体意识第49-52页
   ·国家与农村的“沟通”:改革是如何发动的?第52-65页
     ·内生还是外生:农村改革动力形成的历史轨迹第53-58页
     ·从脱贫到致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农民的生存要求第58-60页
     ·从“非法”到“合法”:党与农民在政策上的博弈第60-62页
     ·从“哺育”到“反哺”:农村改革与工业化的关系及其特征第62-65页
   ·小结第65-69页
第2章 1978 年前后中国农村与农民的生存状态第69-101页
   ·政治运动过后的农村:内外部条件与农民心理第69-80页
     ·农村的外部环境:发展、停滞还是倒退第70-74页
     ·农村的内部状况:经济与社会的种种条件第74-77页
     ·改革之际的心理取向:迅速、犹豫还是固执第77-80页
   ·“保守主义”的勇气:变革环境中的农村与农民第80-88页
     ·这是谁的财产?农村产权观念的重发第81-83页
     ·这是谁的地盘?农民进城的“冒险”之旅第83-85页
     ·这是谁家的房子?发家致富的示范效应第85-88页
   ·“茧”丢在了哪里:改革初期的遗留问题第88-96页
     ·逐渐消退的农民对土地欲望第88-91页
     ·由政策引发的新“富农”与“贫农”第91-94页
     ·扩大的城乡差距与城镇化背后的农村差距第94-96页
   ·小结第96-101页
第3章 1978 年前后中国农村改革的局部化与差异性第101-134页
   ·自然环境、人口、土地与劳动生产率第102-111页
     ·温州(永嘉)、安阳、广元的地理、历史与经济概况第103-105页
     ·生态系统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第105-108页
     ·人口密度、农业生产效率与耕地拥有量第108-111页
   ·改革意识的启蒙与农民群体行为第111-121页
     ·农民的个体意识与从众心理第112-116页
     ·传统观念与改革思想第116-118页
     ·商业传统与市场经济萌芽第118-121页
   ·改革进展的特征及其影响第121-131页
     ·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及其对农民的启发第121-124页
     ·农村工业化与小城镇的兴起第124-127页
     ·国家主导型工业化与农村自主型工业化第127-131页
   ·小结第131-134页
第4章 1978 年前后农村改革所引致的后果及其影响第134-162页
   ·农村的共同体性质及其现代化第135-143页
     ·传统的农村共同体及其特征第136-138页
     ·1949 至1978 年前的中国农村的性质第138-140页
     ·商品化、工业化与农村社会结构的现代化第140-143页
   ·改革过程中的城市与农村的互动关系第143-153页
     ·农村改革初期的“城市支援农村”第144-147页
     ·城市冲击与农村回应第147-149页
     ·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与依然对立的城乡关系第149-153页
   ·农村改革模式的合理性及其误解第153-160页
     ·“庭院经济”模式与“茅舍工业”模式第155-157页
     ·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与珠三角模式第157-160页
   ·小结第160-162页
结论第162-170页
参考资料第170-184页
致谢第184-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漳州市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
下一篇: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与立法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