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包装设计尺度论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 度的义蕴及在本文中的使用范围 | 第11-14页 |
二 研究方法与途径 | 第14页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现代包装设计的分期 | 第17-26页 |
第一节 萌芽期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形成期 | 第20-23页 |
第三节 发展期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现代包装设计的信仰尺度 | 第26-37页 |
第一节 信仰尺度 | 第26-29页 |
一 信仰尺度的性质 | 第26-28页 |
二 信仰尺度的内涵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生态尺度 | 第29-37页 |
一 绿色包装尺度的内容 | 第31-32页 |
二 绿色包装设计的措施与目标 | 第32-37页 |
第三章 现代包装设计的主体尺度 | 第37-75页 |
第一节 人性化尺度 | 第37-45页 |
一 人性化的三大需要 | 第37-39页 |
二 对文化需要的进一步讨论 | 第39-45页 |
第二节 功能尺度 | 第45-55页 |
一 功能尺度的前提 | 第45-48页 |
二 功能理念的原则 | 第48-49页 |
三 无障碍功能 | 第49-50页 |
四 结构功能 | 第50-52页 |
五 视觉功能 | 第52-55页 |
第三节 材料尺度 | 第55-67页 |
一 材料的考察 | 第56-57页 |
二 材料的类型及感受 | 第57-58页 |
三 材料的多样性 | 第58-60页 |
四 材料的选择 | 第60-64页 |
五 材料的作用 | 第64-65页 |
六 材料的使用原则 | 第65-67页 |
第四节 语言尺度 | 第67-75页 |
一 多重性语言尺度 | 第67-69页 |
二 设计语言的应用原则 | 第69-75页 |
第四章 现代包装设计的延伸尺度 | 第75-94页 |
第一节 尺度法规及其标准化 | 第75-85页 |
一 国外的包装法规与标准化 | 第75-81页 |
二 中国的包装法规与标准化 | 第81-84页 |
三 尺度不等于标准 | 第84-85页 |
第二节 经济尺度 | 第85-89页 |
一 经济与设计的关系 | 第85-87页 |
二 经济对设计的影响 | 第87-89页 |
第三节 制造尺度 | 第89-94页 |
第五章 过度包装及解决途径 | 第94-105页 |
第一节 过度包装的现象及其弊端 | 第94-96页 |
第二节 过度包装的社会学思考 | 第96-98页 |
第三节 过度包装的解决途径 | 第98-105页 |
一 解决途径 | 第99-100页 |
二 短期行为包装 | 第100-102页 |
三 设计的具体应对 | 第102-105页 |
第六章 尺度的传承与发展 | 第105-124页 |
第一节 包装设计尺度的传承与演化 | 第105-110页 |
一 传承与创新 | 第106-108页 |
二 文化向度的原则 | 第108-110页 |
第二节 技术文明语境下的系统设计尺度观 | 第110-118页 |
一 系统包装设计的性质 | 第110-112页 |
二 系统包装设计特征及基础 | 第112-116页 |
三 系统包装设计程序 | 第116-118页 |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包装设计尺度观与未来展望 | 第118-124页 |
一 尺度的走向 | 第118-119页 |
二 尺度的需求因素与发展展望 | 第119-124页 |
结语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