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五原县二人台调查与研究
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课题的选择 | 第8页 |
二、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8-9页 |
三、二人台已有的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几年的进展 | 第13-17页 |
第一节 五原县与五原二人台历史概况 | 第17-23页 |
一、五原县概况 | 第17-20页 |
(一) 历史沿革与区划 | 第17-18页 |
(二) 河套与河套文化 | 第18-20页 |
二、二人台在五原县的历史概况 | 第20-23页 |
第二节 五原县二人台的现状调查 | 第23-44页 |
一、五原县歌剧团的情况调查 | 第23-29页 |
(一) 剧团历史及剧团在各阶段演出二人台的情况 | 第23-25页 |
(二) 成员构成 | 第25-27页 |
(三) 经营运作 | 第27页 |
(四) 社会作用 | 第27-28页 |
(五) 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二、两个业余团体的构成与生存方式 | 第29-40页 |
(一) 成员构成 | 第29-32页 |
(二) 经济运作 | 第32-37页 |
(三) 演出形式与表演剧目 | 第37-38页 |
(四) 社会作用 | 第38-39页 |
(五) 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三、二人台在三个团体中的生存现状之比较 | 第40-44页 |
(一) 演出场次与场合 | 第40页 |
(二) 演出剧目 | 第40-41页 |
(三) 当地人对三个团体的评价 | 第41-44页 |
第三节 五原县二人台的保护 | 第44-55页 |
一、五原二人台保护的意义、方法及措施 | 第44-55页 |
(一) 五原二人台的主要价值与意义 | 第44-50页 |
(二) 保护方法与措施 | 第50-55页 |
结语 民间艺术 根在民间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