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导论 | 第7-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9页 |
2 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理论 | 第9-15页 |
·群体性事件的科学内涵 | 第10-11页 |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条件 | 第11-14页 |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 第14-15页 |
3 群体性事件的背景和性质分析 | 第15-23页 |
·我国群体性事件激增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15-19页 |
·社会转型阶段是各种矛盾尖锐冲突的矛盾凸现期 | 第16-18页 |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是各种矛盾尖锐对立、极易激化的时期 | 第18-19页 |
·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分析 | 第19-23页 |
·新时期界定群体性事件的性质需把握的几个因素 | 第19-21页 |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界定 | 第21-23页 |
4 政治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 | 第23-38页 |
·群体性事件的经济原因 | 第23-27页 |
·群体性事件的政治成因 | 第27-32页 |
·政治观念方面 | 第27-28页 |
·政治体制方面 | 第28-30页 |
·政治绩效方面 | 第30-32页 |
·群体性事件的政治文化成因 | 第32-36页 |
·群体性事件的传统政治文化成因分析 | 第32-34页 |
·群体性事件中现代政治文化成因分析 | 第34-36页 |
·群体性事件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 第36-38页 |
5 正视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化解机制 | 第38-43页 |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公民政治参与途径 | 第38-39页 |
·实现社会公平,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 第39-41页 |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公共行政治理和谐 | 第41-42页 |
·加强文化整合,强化社会认同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