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正辛胺从硫酸体系中萃取锗的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0页 |
·锗的性质及应用 | 第7-9页 |
·锗的物理性质 | 第7页 |
·锗的化学性质 | 第7-8页 |
·锗的应用 | 第8-9页 |
·锗的回收方法 | 第9-16页 |
·丹宁沉锗法 | 第9-10页 |
·锌粉置换法 | 第10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10-11页 |
·萃取法 | 第11-15页 |
·电解法 | 第15-16页 |
·国内外萃取锗的概况 | 第16-17页 |
·萃取锗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项目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20-29页 |
·实验所用的试剂和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药剂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实验原理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锗溶液的配制 | 第22页 |
·锗的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配制有机相溶液 | 第23页 |
·萃取方法 | 第23页 |
·萃取溶剂体系选择 | 第23-27页 |
·萃取溶剂的选择 | 第24-25页 |
·调相剂、稀释剂的选择 | 第25-26页 |
·有机相(萃取剂、稀释剂、调相剂)除杂处理 | 第26页 |
·萃取剂在有机相中的体积比的确定 | 第26-27页 |
·萃合物的确定 | 第27-29页 |
·确定萃合物的四种方法 | 第27-28页 |
·实验中确定萃合物的方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硫酸体系中萃取过程的机理研究 | 第29-40页 |
·酸度对锗萃取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萃取平衡处理 | 第30-33页 |
·萃取体系中硫酸的行为分析 | 第31页 |
·萃取剂TOA有机相红外谱图的研究 | 第31-32页 |
·调相剂TBP在萃取体系中的行为 | 第32-33页 |
·调相剂TBP有机相红外谱图的研究 | 第33页 |
·配合剂在萃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行为 | 第33-34页 |
·酸性条件影响乳化的因素 | 第34-35页 |
·SiO2等固体微观离子对相界面的影响 | 第34-35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35页 |
·pH值的影响 | 第35页 |
·酸性条件萃取的机理 | 第35-40页 |
·溶解度规律及其在萃取过程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空腔作用E_(Aq-Aq)和E_(S-S) | 第36-37页 |
·硬软酸碱原理 | 第37页 |
·水相预处理 | 第37-38页 |
·萃取反应与传质速度 | 第38-40页 |
第四章 萃合物组成的测定 | 第40-49页 |
·萃取过程的物理化学 | 第40-41页 |
·结构因素 | 第41页 |
·影响有机相萃取的因素 | 第41-45页 |
·温度 | 第41-42页 |
·萃取剂在有机相中的体积比 | 第42-43页 |
·调相剂用量 | 第43-44页 |
·萃取反应时间 | 第44-45页 |
·萃合物组成确定 | 第45-46页 |
·等摩尔法测定萃合物的组成 | 第45-46页 |
·饱和法测定萃合物的组成 | 第46页 |
·萃取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49页 |
·可连续富集次数 | 第46-47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47页 |
·萃合物形成的机理研究 | 第47-49页 |
第五章 萃取过程中形成络合物的分析 | 第49-57页 |
·水相中配合剂-酒石酸形成的络合物 | 第49-50页 |
·有机相中萃取剂TOA在萃取过程中的络合变化 | 第50-52页 |
·TOA官能团在萃取过程的变化 | 第50-51页 |
·TOA在萃取过程的变化 | 第51-52页 |
·有机相中调相剂TBP在萃取过程中的变化 | 第52-53页 |
·TBP官能团在萃取过程的变化 | 第52页 |
·确定TBP在萃取中的作用 | 第52-53页 |
·稀释剂-煤油在萃取过程中的变化 | 第53-54页 |
·萃取体系的红外光谱图 | 第54-56页 |
·形成的萃合物配位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