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机组等离子点火的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8-27页 |
·前言 | 第8-9页 |
·等离子燃烧器工作原理 | 第9-11页 |
·点火机理 | 第9页 |
·等离子发生器工作原理 | 第9-10页 |
·燃烧机理 | 第10-11页 |
·等离子点火燃烧系统组成 | 第11-22页 |
·等离子点火燃烧系统 | 第11-14页 |
·等离子燃烧器 | 第11-13页 |
·风粉系统 | 第13-14页 |
·等离子发生器系统 | 第14-17页 |
·等离子发生器 | 第14-15页 |
·等离子空气系统 | 第15-16页 |
·等离子冷却水系统 | 第16-17页 |
·等离子电气系统 | 第17页 |
·监控系统 | 第17-19页 |
·壁温测量 | 第17-19页 |
·图像火焰监视 | 第19页 |
·等离子点火理论 | 第19-22页 |
·固相点火理论 | 第19-20页 |
·气相点火理论 | 第20-21页 |
·异相点火理论 | 第21页 |
·统一点火理论 | 第21-22页 |
·点火理论小结 | 第22页 |
·等离子点火发展历史 | 第22-26页 |
·发展背景 | 第22-23页 |
·等离子点火发展历史 | 第23-25页 |
·国内外发展等离子点火技术的特点 | 第25-2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灵武电厂锅炉、磨煤机简介 | 第27-32页 |
·灵武电厂锅炉简介 | 第27-30页 |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 第27页 |
·锅炉规范 | 第27-30页 |
·磨煤机技术参数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等离子点火系统操作 | 第32-40页 |
·概述 | 第32页 |
·等离子点火启动阶段 | 第32页 |
·冷态和热态运行 | 第32页 |
·低负荷运行 | 第32页 |
·等离子点火系统启停操作过程 | 第32-34页 |
·等离子点火装置投入前的准备 | 第32-33页 |
·等离子点火装置的投入及监视调整 | 第33页 |
·等离子点火装置的停止 | 第33-34页 |
·投用等离子装置启动第二台磨煤机 | 第34页 |
·等离子点火系统启停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34-40页 |
·操作注意事项 | 第34-37页 |
·锅炉燃烧调整的操作注意事项 | 第37-38页 |
·等离子点火装置的操作注意事项 | 第38页 |
·等离子点火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等离子点火存在的问题研究 | 第40-52页 |
·运行中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 | 第40页 |
·等离子发生器出口温度的理论计算 | 第40-45页 |
·电弧区等离子体向压缩空气的传热量分析 | 第40-42页 |
·等离子体出口的温度计算 | 第42-45页 |
·氧气解离度的计算 | 第42-43页 |
·系统的能量平衡 | 第43-45页 |
·技术措施 | 第45-50页 |
·磨制合格煤粉 | 第45页 |
·控制磨煤机长期在小出力范围内安全稳定运行 | 第45页 |
·启动初期的机组控制 | 第45-46页 |
·高压缸启动汽轮机无油枪投入磨煤机运行冲转 | 第46页 |
·防止锅炉再热器干烧及管壁超温 | 第46页 |
·实现炉膛安全保护 | 第46-47页 |
·燃烧器的改造 | 第47-48页 |
·分级燃烧器 | 第47-48页 |
·等离子燃烧器的运行 | 第48页 |
·防止二次燃烧 | 第48-49页 |
·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的现象 | 第49-50页 |
·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的现象的表现 | 第49-50页 |
·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的处理 | 第50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0-52页 |
·等离子状况 | 第50-51页 |
·非等离子状况 | 第51页 |
·直接经济效益 | 第51页 |
·间接经济效益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4页 |
·本文主要成果 | 第52-53页 |
·下一步工作方向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