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预氧化—生物转盘联合处理采油污水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采油污水的特点 | 第13页 |
·采油污水处理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13-17页 |
·采油污水处理的现状 | 第13-17页 |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17页 |
·电化学方法的研究 | 第17-19页 |
·电化学方法的基本类型 | 第17-18页 |
·电化学方法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电化学氧化技术特点 | 第19页 |
·生物转盘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9-23页 |
·生物转盘的发展 | 第19-20页 |
·生物转盘的构造型式 | 第20页 |
·生物转盘工作原理 | 第20页 |
·生物转盘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第24-29页 |
·化学药品和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药品 | 第24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装置设计 | 第25-26页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COD 的测定分析 | 第26-27页 |
·BOD_5 的测定分析 | 第27页 |
·溶解氧DO 的测定分析 | 第27页 |
·最大可能计数法测定细菌的数目 | 第27-28页 |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采油污水的电化学预氧化研究 | 第29-37页 |
·电化学氧化法机理 | 第29-30页 |
·直接氧化法 | 第29页 |
·间接氧化法 | 第29-30页 |
·正交实验表的设计 | 第30-31页 |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单因素验证 | 第32-36页 |
·pH 值的验证 | 第32-33页 |
·电解电压的验证 | 第33-34页 |
·极板间距的验证 | 第34-35页 |
·电解时间的验证 | 第35-36页 |
·最佳工艺实验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采油污水的可生化性研究 | 第37-48页 |
·可生化性及评价方法 | 第37-42页 |
·废水的可生化性 | 第37页 |
·可生化性评价方法 | 第37-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BOD_5/COD_(CR)比值法实验 | 第42页 |
·微生物呼吸速率法实验 | 第42-45页 |
·活性污泥的驯化 | 第42-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5页 |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活性炭改性及生物转盘挂膜 | 第48-56页 |
·盘片材料选择的依据 | 第48页 |
·活性炭化学改性 | 第48-49页 |
·改性方法介绍 | 第48-49页 |
·活性炭改性实验方法 | 第49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50-52页 |
·活性炭表面形貌分析 | 第50-51页 |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性能 | 第51-52页 |
·生物转盘挂膜与生物膜性能 | 第52-55页 |
·生物转盘挂膜 | 第52-53页 |
·微生物相观察 | 第53-54页 |
·微生物含量 | 第54页 |
·生物膜的干重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生物转盘处理经预处理的采油污水 | 第56-62页 |
·实验装置设计参数 | 第56页 |
·挂膜期间水质情况 | 第56-57页 |
·影响生物装盘处理采油污水的因素 | 第57-60页 |
·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7-59页 |
·pH 值对生物转盘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各级反应器的效果对比 | 第60-61页 |
·电化学预处理对生物转盘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详细摘要 | 第74-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