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生活状况论文

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选题的背景第8-9页
     ·选题的意义第9页
   ·、研究的现状和述评第9-12页
   ·、论文的框架、方法与特色第12-16页
     ·论文的框架第12页
     ·论文的方法第12-13页
     ·论文的特色第13-16页
第2章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第16-24页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社会排斥理论第16-17页
     ·博弈论第17-18页
   ·农民工的含义及其贡献第18-21页
     ·农民工的含义第18-19页
     ·农民工的贡献第19-21页
   ·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第21-24页
第3章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第24-30页
   ·基本性权益的侵害状况第24-26页
     ·经济排斥第24-25页
     ·社会保障排斥第25-26页
   ·发展性权益的侵害状况第26-30页
     ·政治排斥第26-27页
     ·文化排斥第27页
     ·教育排斥第27-30页
第4章 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原因第30-36页
   ·传统的管理体制排斥农民工的权益第30-31页
   ·法律环境不利于保障农民工的权益第31-33页
   ·市民的歧视性观念给农民工造成的侵害第33-34页
   ·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低下是其权益受损的内因第34-36页
第5章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对策第36-48页
   ·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思路及原则第36-37页
   ·改善社会环境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首要措施第37-44页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制度前提第37-39页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群众基础第39-40页
     ·工会应该成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力量第40-42页
     ·改善法律环境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重要保障第42-44页
   ·提高农民工素质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根本措施第44-45页
     ·同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与维权能力第44-45页
     ·恰当地选择维权策略第45页
   ·结语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判例研究
下一篇:免费师范生、政府、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