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2页 |
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2.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判例研究现状 | 第9页 |
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4. 论文创新点和难点 | 第10-11页 |
5. 论文结构体系安排 | 第11-12页 |
第1章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概述 | 第12-18页 |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基本含义 | 第12-13页 |
·什么是物权变动区分原则 | 第12页 |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基本内容 | 第12-13页 |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演进历史 | 第13-15页 |
·关于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理论渊源及基本含义 | 第13-14页 |
·关于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学理争论 | 第14-15页 |
·物权变动之相关问题 | 第15-18页 |
·物权变动与无权处分 | 第15-16页 |
·物权变动与公示 | 第16-18页 |
第2章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之模式选择 | 第18-21页 |
·物权变动基本模式概述 | 第18-19页 |
·意思主义 | 第18页 |
·物权形式主义 | 第18-19页 |
·契据交付主义 | 第19页 |
·折衷主义 | 第19页 |
·我国现行物权变动立法模式 | 第19-21页 |
第3章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判例及评析 | 第21-36页 |
·概述 | 第21-23页 |
·从一起典型错案谈物权变动之合同效力的认定 | 第21-22页 |
·国内法院适用物权变动区分原则概况 | 第22-23页 |
·适用物权变动区分原则之典型案例评析 | 第23-36页 |
·凯立公司、南汇公司诉亚太公司房屋买卖合同案 | 第23-25页 |
·金善朝诉郑光荣房屋买卖合同案 | 第25-28页 |
·黄小锋与彭小冬房屋买卖合同案 | 第28-30页 |
·索特公司诉新万基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案 | 第30-32页 |
·昆明市工商银行牡丹支行诉昆明鸿城公司、昆明霞光物业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案 | 第32-36页 |
第4章 适用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意义 | 第36-42页 |
·适用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理论意义 | 第36-38页 |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符合当代民法的逻辑体系建构 | 第36-37页 |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可以有效地规制实践中存在的非诚信行为 | 第37页 |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能够合理解释常见的交易事实或者生活现实 | 第37-38页 |
·适用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实践价值 | 第38-42页 |
·适用物权变动区分原则有助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债权请求权 | 第38-39页 |
·适用物权变动区分原则有助于保护第三人的正当利益 | 第39-40页 |
·适用物权变动区分原则有助于维护市场交易安全 | 第40-42页 |
第5章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判例实践的发展趋向和启示 | 第42-45页 |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判例实践的发展趋向 | 第42-43页 |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判例实践的启示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一 | 第49-51页 |
附录二 | 第51-52页 |
附录三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