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加快崛起的优势产业选择及发展政策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引言 | 第10-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设计 | 第12-13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2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 ·相关经济理论 | 第14-16页 |
| ·增长极理论 | 第14页 |
| ·梯度发展理论 | 第14页 |
|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第14-15页 |
| ·产业竞争理论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9页 |
| ·中部地区经济“塌陷”的原因 | 第16-17页 |
| ·中部崛起的战略和思路 | 第17页 |
| ·中部崛起的路径 | 第17-19页 |
| 3 安徽省优势产业选择的理论模型 | 第19-24页 |
| ·优势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0页 |
| ·资源状况 | 第19页 |
| ·社会经济基础 | 第19页 |
| ·科技发展水平 | 第19-20页 |
| ·市场需求状况 | 第20页 |
| ·基础设施条件 | 第20页 |
| ·国家产业政策 | 第20页 |
| ·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则 | 第20-22页 |
| ·因地制宜原则 | 第20-21页 |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21页 |
| ·开放性原则 | 第21-22页 |
| ·关联性强原则 | 第22页 |
| ·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 | 第22-24页 |
| ·反映产业增长潜力的指标 | 第22页 |
| ·反映产业带动能力的指标 | 第22-23页 |
| ·反映产业经济效益的指标 | 第23页 |
| ·反映产业专业化的指标 | 第23页 |
| ·反映产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 | 第23页 |
| ·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 第23-24页 |
| 4 安徽省优势产业的选择 | 第24-34页 |
| ·安徽省经济基础状况分析 | 第24-27页 |
| ·区位条件 | 第24页 |
| ·人口、劳动力条件 | 第24页 |
| ·自然资源条件 | 第24-25页 |
| ·交通运输条件 | 第25页 |
| ·社会经济发展基础 | 第25-27页 |
| ·安徽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 ·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第29页 |
|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 ·安徽优势产业的定量分析 | 第30-31页 |
| ·安徽优势产业的选择 | 第31-34页 |
| 5 安徽省优势产业发展分析 | 第34-55页 |
| ·农产品加工产业 | 第34-39页 |
| ·优势分析 | 第34-36页 |
| ·农产品加工产业面临的问题 | 第36-37页 |
| ·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政策 | 第37-39页 |
| ·能源原材料产业 | 第39-43页 |
| ·优势分析 | 第39-41页 |
| ·能源原材料产业面临的问题 | 第41-42页 |
| ·能源原材料产业的发展政策 | 第42-43页 |
| ·制造产业 | 第43-48页 |
| ·优势分析 | 第43-45页 |
| ·制造产业面临的问题 | 第45-46页 |
| ·制造产业的发展政策 | 第46-48页 |
| ·高新技术产业 | 第48-55页 |
| ·优势分析 | 第48-50页 |
| ·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问题 | 第50-51页 |
|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策 | 第51-55页 |
| 6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