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压弯构件试验研究及数值计算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第10-11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 第11-15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日本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 第11-12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欧美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 第12-13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前苏联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 第13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 第13-15页 |
·型钢混凝土压弯构件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型钢混凝土压弯构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第15-17页 |
·型钢混凝土压弯构件型钢埋深的试验研究 | 第17-19页 |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构件试验研究 | 第21-54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试验概况 | 第22-29页 |
·构件材料 | 第22页 |
·试验参数 | 第22-24页 |
·构件尺寸及制作 | 第24-25页 |
·试件承载力计算 | 第25-26页 |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第26-28页 |
·测试内容 | 第28-29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9-52页 |
·破坏形态及试验现象 | 第29-31页 |
·滞回曲线 | 第31-35页 |
·骨架曲线 | 第35-41页 |
·构件延性 | 第41-45页 |
·延性系数计算 | 第41-42页 |
·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延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耗能能力 | 第45-46页 |
·型钢埋深影响 | 第46-50页 |
·埋深比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埋深比对骨架曲线的影响 | 第47-48页 |
·埋深比对耗能能力的影响 | 第48页 |
·埋入型钢的应变发展 | 第48-50页 |
·延性系数与体积配箍率的关系式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有限元分析 | 第54-68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有限元分析的材料模型 | 第55-58页 |
·混凝土模型 | 第55-58页 |
·钢筋和型钢模型 | 第58页 |
·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58-64页 |
·前处理 | 第58-61页 |
·求解 | 第61-62页 |
·后处理 | 第62-64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 第64-66页 |
·荷载—位移曲线 | 第64-65页 |
·承载力与延性系数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基于截面条带法的全过程分析 | 第68-83页 |
·引言 | 第68页 |
·材料本构关系 | 第68-71页 |
·非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68-69页 |
·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69-70页 |
·钢筋和型钢本构关系 | 第70-71页 |
·构件截面的弯矩—曲率(M—φ)曲线计算 | 第71-75页 |
·计算原理 | 第71-72页 |
·计算步骤 | 第72-73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73-74页 |
·计算结果 | 第74-75页 |
·压弯构件荷载—位移(P—δ)曲线计算 | 第75-79页 |
·计算原理 | 第75-76页 |
·计算步骤 | 第76-77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77-78页 |
·计算结果 | 第78-79页 |
·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 第79-82页 |
·荷载—位移曲线 | 第79-80页 |
·承载力与延性系数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