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3页 |
2 消落带区域环境概况 | 第23-49页 |
·自然地理状况 | 第23-24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4页 |
·三峡库区消落带基本特征及主要环境问题 | 第24-31页 |
·三峡库区消落带基本特征 | 第24-28页 |
·消落带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第28-31页 |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境稳定性研究 | 第31-42页 |
·库区消落带生态资源现状 | 第31-34页 |
·消落带生境结构解析 | 第34-37页 |
·消落带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 第37-42页 |
·典型消落带——小江流域消落带概况 | 第42-49页 |
·小江流域消落带自然环境状况 | 第42-43页 |
·小江流域社会经济及其淹没情况 | 第43-44页 |
·小江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 | 第44-49页 |
3 消落带水环境问题研究 | 第49-63页 |
·消落带水环境问题 | 第49-52页 |
·消落带水质及水污染现状 | 第49-52页 |
·消落带对水环境的影响 | 第52页 |
·消落带水生浮游生物调查分析 | 第52-57页 |
·浮游藻类分析 | 第53-56页 |
·浮游动物分析 | 第56-57页 |
·消落带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 第57-61页 |
·采样与分析方法 | 第57-58页 |
·富营养化监测结果 | 第58页 |
·富营养化评价模型 | 第58-60页 |
·评价结果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4 消落带土壤金属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研究 | 第63-89页 |
·消落带土壤概况 | 第63-67页 |
·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 | 第67-88页 |
·实验方案 | 第69-71页 |
·消落带土壤剖面分析 | 第71-83页 |
·消落带土壤金属沿程变化 | 第83-86页 |
·消落带土壤金属分布特征分析 | 第86-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5 消落带土壤金属对水环境影响研究 | 第89-107页 |
·土壤中金属元素的迁移机理 | 第89-91页 |
·土壤中金属元素溶出实验 | 第91-96页 |
·实验方案 | 第91-92页 |
·模拟浸泡实验结果分析 | 第92-96页 |
·消落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对水环境影响 | 第96-104页 |
·水质模型的基本形式 | 第96-99页 |
·水质模型的选取 | 第99-100页 |
·重金属溶出模型构建 | 第100-103页 |
·预测研究——以小江流域消落带为例 | 第103-104页 |
·小结 | 第104-107页 |
6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流失及氮磷影响分析 | 第107-119页 |
·水土流失及对水质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消落带土壤流失因素分析 | 第108-113页 |
·母岩风化 | 第108页 |
·库水周期性涨落 | 第108-111页 |
·河道淤积影响 | 第111-113页 |
·消落带土壤流失对水环境影响预测——以小江流域消落带为例 | 第113-117页 |
·消落带土壤全磷全氮含量测定 | 第113-116页 |
·氮磷负荷预测 | 第116-117页 |
·小结 | 第117-119页 |
7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防治对策研究 | 第119-125页 |
·消落带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 第119-120页 |
·消落带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 | 第120-125页 |
·消落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 第120-121页 |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重建的模式 | 第121-125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125-129页 |
·主要结论 | 第125-127页 |
·建议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9页 |
附录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