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香港武侠电影中动作流派的发展脉络 | 第10-15页 |
一 武侠电影中南北派武术的渊源及其特点 | 第10-11页 |
二 南北武术的两次融合 | 第11-13页 |
三 李小龙电影—南北派武术的第三次融合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李小龙文本:美学层面的影响 | 第15-25页 |
第一节 个性英雄形象的创造 | 第15-19页 |
第二节 武侠片经典语言模式的纯熟化 | 第19-25页 |
第三章 卫星制:工业层面的影响 | 第25-43页 |
第一节 李小龙之前的香港电影制片形式 | 第25-29页 |
一 独立制片体制 | 第25-28页 |
二 大制片厂制度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卫星制制片体制的形成 | 第29-34页 |
一 “嘉禾”与李小龙的渊源 | 第29-31页 |
二 “嘉禾”肇始卫星制的动因 | 第31-32页 |
三 卫星制制片及其优势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卫星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 | 第34-43页 |
一 卫星制对香港电影美学的影响 | 第34-37页 |
二 卫星制体制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影响 | 第37-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书目 | 第45-49页 |
参考影片片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