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8-9页 |
·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38页 |
·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分析 | 第15-20页 |
·教育经费的绝对量增长分析 | 第15-16页 |
·教育经费的相对量比较分析 | 第16-20页 |
·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结构 | 第20-22页 |
·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分析 | 第22-29页 |
·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的变动情况 | 第22-25页 |
·高校自身的投资情况分析 | 第25-29页 |
·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各渠道存在的问题 | 第29-38页 |
·政府财政拨款的问题分析 | 第29-30页 |
·学生个人成本分担与补偿的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高校自身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2-35页 |
·社会投资的问题分析 | 第35-38页 |
3 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 第38-46页 |
·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的理论依据 | 第38-44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38-41页 |
·教育投资理论 | 第41-43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43-44页 |
·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所遵循的原则 | 第44-45页 |
·利益获得原则 | 第44-45页 |
·能力支付原则 | 第45页 |
·评述 | 第45-46页 |
4 改善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的对策 | 第46-57页 |
·政府渠道应采取的对策 | 第46-48页 |
·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教育投入力度,同时应努力提高财政的集中度 | 第46-47页 |
·改进拨款机制 | 第47页 |
·建立教育财政监评系统 | 第47-48页 |
·学杂费渠道应采取的对策 | 第48-50页 |
·对收费的增长比例予以限定 | 第48-49页 |
·学费标准的制定体现出差别性原则 | 第49页 |
·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 | 第49-50页 |
·高校自身投资渠道应采取的对策 | 第50-54页 |
·产学研方面 | 第50-51页 |
·校办产业方面 | 第51-52页 |
·专利收入方面 | 第52-54页 |
·社会渠道应采取的对策 | 第54-57页 |
·民办高校应迈出更大步伐 | 第54-55页 |
·国家施行优惠政策鼓励捐赠 | 第55-57页 |
5 结束语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
从事的科研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