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页 |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10-11页 |
2 盈余管理概述 | 第11-21页 |
·盈余管理的性质 | 第11-15页 |
·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11-12页 |
·盈余管理的特征 | 第12-13页 |
·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造假三者的关系 | 第13-15页 |
·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式、手段 | 第15-21页 |
·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15-17页 |
·盈余管理的方式 | 第17-18页 |
·盈余管理的手段 | 第18-21页 |
3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盈余管理的理论背景 | 第21-23页 |
·契约理论与盈余管理 | 第21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盈余管理 | 第21-23页 |
·国内外盈余管理的研究状况 | 第23-27页 |
·国外盈余管理的研究 | 第23-25页 |
·国内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4 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第27-39页 |
·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背景 | 第27-28页 |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研究依据 | 第29-30页 |
·样本选取 | 第30-31页 |
·首亏上市公司 | 第30-31页 |
·扭亏上市公司 | 第31页 |
·研究设计 | 第31-33页 |
·盈余管理识别的迪安戈模型(DeAngelo Model) | 第31页 |
·希利模型(Healy model) | 第31-32页 |
·Jones模型 | 第32页 |
·行业模型 | 第32页 |
·扩展的Jones模型 | 第32-33页 |
·实证分析 | 第33-37页 |
·对样本和控制样本的实证分析 | 第33-35页 |
·运用DeAngelo模型对可操控应计利润的实证分析 | 第35-36页 |
·运用DeAngelo模型对可操控应计利润和净利润变动额的分析 | 第36-37页 |
·亏损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 第37-39页 |
5 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 第39-47页 |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弊端 | 第39页 |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 第39-47页 |
·加强会计准则建设,减少盈余管理的实施空间 | 第40-41页 |
·改进公司的治理结构,规范盈余管理的内部约束机制 | 第41-44页 |
·改进会计市场监督的相关制度安排,减少盈余管理的外在诱因 | 第44-45页 |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增强对盈余管理的外部监控 | 第45-46页 |
·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素质,增强识破盈余管理的能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