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WTO体系下司法审查制度基本理论 | 第14-24页 |
一、司法审查制度概述 | 第14-16页 |
(一) 司法审查制度的含义 | 第14页 |
(二) 司法审查制度的作用 | 第14-15页 |
(三) 司法审查制度的形成条件 | 第15-16页 |
二、WTO体系下的司法审查制度 | 第16-24页 |
(一) WTO体系下司法审查的含义和权限 | 第16-18页 |
(二) WTO体系下司法审查制度的法律依据 | 第18-24页 |
第二章 WTO体系下国内司法审查制度 | 第24-52页 |
一、WTO体系下国内司法审查的主体 | 第24-25页 |
二、WTO体系下国内司法审查的对象 | 第25-31页 |
(一) 司法审查对象的性质 | 第25页 |
(二) 司法审查对象的程序要求 | 第25-27页 |
(三) 美国司法审查的对象 | 第27-29页 |
(四) 中国司法审查的对象 | 第29-31页 |
三、WTO体系下国内司法审查的范围 | 第31-35页 |
(一) WTO各协议中的司法审查范围 | 第32页 |
(二) 中国司法审查范围 | 第32-35页 |
四、WTO体系下国内司法审查的标准 | 第35-43页 |
(一) 司法审查标准概述 | 第35-37页 |
(二) 美国司法审查标准 | 第37-40页 |
(三) 中国司法审查标准 | 第40-43页 |
五、WTO体系下国内司法审查的法律适用 | 第43-52页 |
(一) 司法审查法律适用的原则 | 第43-49页 |
(二) WTO体系下我国司法审查的法律适用 | 第49-52页 |
第三章 WTO体系下的国际司法审查制度 | 第52-75页 |
一、WTO体系下国际司法审查的对象和范围 | 第52-57页 |
(一) DSB的审查对象 | 第52-54页 |
(二) WTO/DSB司法审查范围 | 第54-57页 |
二、WTO体系下国际司法审查标准 | 第57-64页 |
(一) WTO/DSB司法审查的基本标准 | 第58页 |
(二) WTO各协议中的司法审查标准 | 第58-59页 |
(三) SPS措施案件司法审查标准 | 第59-61页 |
(四) 反补贴案件的司法审查标准 | 第61页 |
(五) 服务贸易行政案件中的司法审查标准 | 第61-62页 |
(六) 知识产权案件的司法审查标准 | 第62-63页 |
(七) DSB司法审查标准的案例(对美国301条款的司法审查) | 第63-64页 |
三、WTO体系下国际司法审查的法律适用 | 第64-68页 |
(一) 国际司法审查的法律适用范围 | 第64-65页 |
(二) 特定领域司法审查的法律适用 | 第65-68页 |
四、国际司法审查程序 | 第68-75页 |
(一) DSB司法审查的磋商与启动程序 | 第68-69页 |
(二) 专家组审查程序 | 第69-72页 |
(三) 上诉审查程序 | 第72-73页 |
(四) 执行程序 | 第73-75页 |
第四章 WTO与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 | 第75-88页 |
一、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特点 | 第75-77页 |
(一) 我国行使司法审查权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 第75页 |
(二) 我国司法审查的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 第75-76页 |
(三) 司法审查的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 第76-77页 |
二、WTO体系下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 第77-88页 |
(一) 司法审查对象范围过窄 | 第77-84页 |
(二) 应当扩大享有诉权的主体范围 | 第84页 |
(三) 应当保证司法机关获得实质性的独立审查权 | 第84-85页 |
(四) 应当进一步明确司法审查的标准 | 第85页 |
(五) 应当在保证司法审查的透明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司法审查效率 | 第85-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后记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