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16-26页 |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 第16-20页 |
·以人为本的内含 | 第16-18页 |
·以人为本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对以人为本相关问题辩识 | 第20-23页 |
·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 第20-21页 |
·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 | 第21-22页 |
·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 | 第22-23页 |
·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 | 第23-26页 |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思想 | 第23页 |
·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第23-24页 |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 第24页 |
·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当前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理念缺失的主要表现 | 第26-34页 |
·重经济增长,轻自然、资源、环境保护 | 第26-27页 |
·自然生态失衡 | 第26页 |
·资源危机加重 | 第26-27页 |
·环境污染严重 | 第27页 |
·重生产效率,轻收入分配公平 | 第27-29页 |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 第28页 |
·收入分配不公平,差距拉大 | 第28-29页 |
·重经济建设,轻民生问题 | 第29-32页 |
·就业问题突出 | 第29-30页 |
·教育医疗负担加重 | 第30-31页 |
·社会保障滞后 | 第31-32页 |
·重管制型政府,轻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32-34页 |
·政府职能转变缓慢 | 第32页 |
·公共服务职能缺位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理念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34-42页 |
·经济发展的相对不足 | 第34-35页 |
·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 第34-35页 |
·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35页 |
·分配机制不完善 | 第35-38页 |
·公平和效率失衡 | 第36-37页 |
·现有分配机制不完善 | 第37-38页 |
·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制严重滞后 | 第38-39页 |
·政府服务理念滞后 | 第38页 |
·政府服务职能弱化 | 第38-39页 |
·人的自身文化的局限性 | 第39-42页 |
·科学文化总体水平低 | 第40页 |
·思想道德建设滑坡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发展 | 第42-51页 |
·夯实社会发展之基础 | 第42-44页 |
·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42页 |
·进一步深化改革 | 第42-44页 |
·促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 第44-45页 |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 第44-45页 |
·调节分配机制 | 第45页 |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第45-48页 |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 第45-46页 |
·推动医疗和教育的发展 | 第46-47页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47-48页 |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 第48-51页 |
·科学文化事业摆在优先地位 | 第48-50页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