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 1 玉米原料的特点 | 第11-17页 |
| ·玉米变异 | 第11-16页 |
| ·玉米消化性 | 第16-17页 |
| 2 豆粕原料的特点 | 第17-19页 |
| ·豆粕变异 | 第17-19页 |
|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 | 第19页 |
| 3 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 | 第19-21页 |
| 4 玉米—豆粕型仔猪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的研究 | 第21-23页 |
| ·非淀粉多糖酶 | 第21页 |
| ·消化酶 | 第21-22页 |
| ·复合酶 | 第22-23页 |
| 5 体外体内结合的方法筛选酶制剂 | 第23-24页 |
| 6 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一部分 体外筛选酶制剂组合 | 第25-40页 |
| 试验一 不同玉米的品质及日粮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 第25-30页 |
| 1.前言 | 第2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 4 小结 | 第29-30页 |
| 试验二 不同品质玉米配制日粮中添加淀粉酶、蛋白酶和木聚糖酶 | 第30-34页 |
| 1 前言 | 第3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 4 小结 | 第33-34页 |
| 试验三 不同品质玉米配制日粮中蛋白酶适宜添加量及植酸酶 | 第34-40页 |
| 1 前言 | 第34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 4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二部分 体外与体内相结合验证所筛选的酶制剂 | 第40-51页 |
| 试验四 体外法验证酶制剂的作用效果 | 第40-44页 |
| 1 前言 | 第40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0-4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 4 小结 | 第43-44页 |
| 试验五 动物体内试验验证酶制剂的作用效果 | 第44-51页 |
| 1 前言 | 第44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4-47页 |
| 3 试验结果 | 第47-50页 |
| 4 小结 | 第50-51页 |
| 讨论 | 第51-58页 |
| 1 体外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 | 第51-52页 |
| ·体外法对营养物质差异的敏感性 | 第51页 |
| ·体外法测定指标的数值分析 | 第51-52页 |
| ·体外法测定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第52页 |
| 2.体内体外试验测定结果的回归分析 | 第52-54页 |
| ·简单回归分析 | 第52-53页 |
| ·逐步回归 | 第53-54页 |
| 3 不同玉米对添加酶制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 ·不同营养品质玉米对添加酶制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 ·不同加工工艺玉米对添加酶制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55页 |
| 4 酶制剂对玉米—豆粕型日粮可消化性的作用 | 第55-58页 |
| ·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作用 | 第56页 |
| ·植酸酶对玉米—豆粕型断奶仔猪日粮的作用 | 第56-57页 |
| ·复合酶制剂对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作用 | 第57-58页 |
| 总结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