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说明 | 第1-15页 |
参数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摘要 | 第16-18页 |
ABSTRACT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4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20-25页 |
·多核SoC的发展 | 第20-22页 |
·项目背景:多核DSP | 第22-25页 |
·多核SoC通信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25-33页 |
·片上通信面临的严峻挑战 | 第25-27页 |
·NoC通信技术 | 第27-30页 |
·NoC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30-33页 |
·NoC相关研究概述 | 第33-43页 |
·物理层的相关研究 | 第33-35页 |
·网络层的相关研究 | 第35-41页 |
·网络适配层的相关研究 | 第41页 |
·多种NoC实例的设计特征 | 第41-43页 |
·本文工作与创新点 | 第43-4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44-46页 |
第二章 HI:一种低延迟低功耗的互连优化技术 | 第46-68页 |
·引言 | 第46-48页 |
·HI方法 | 第48-57页 |
·方法的构建 | 第48-50页 |
·延时分析 | 第50-52页 |
·功耗分析 | 第52-54页 |
·面积分析 | 第54-56页 |
·延时、功耗及面积的折衷 | 第56-57页 |
·信号完整性分析 | 第57页 |
·实验与比较 | 第57-67页 |
·实验设置 | 第57-61页 |
·实验结果 | 第61-67页 |
·讨论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三章 LSIEM:一种低摆幅互连的高层估算模型 | 第68-86页 |
·引言 | 第68-70页 |
·LSIEM模型 | 第70-76页 |
·模型及假设 | 第70-71页 |
·三维查找表的建立 | 第71-72页 |
·关键参数的计算 | 第72-74页 |
·互连结构的计算 | 第74页 |
·延时的估算 | 第74页 |
·功耗的估算 | 第74-75页 |
·面积的估算 | 第75页 |
·综合指标的计算 | 第75-76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76-82页 |
·实验设置 | 第76-77页 |
·估算结果 | 第77-80页 |
·误差分析 | 第80-82页 |
·利用LSIEM模型进行互连线尺寸优化 | 第82-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四章 WG-FIFO:一种高性能的异步FIFO结构 | 第86-102页 |
·引言 | 第86-87页 |
·WG-FIFO结构 | 第87-95页 |
·模块结构 | 第87-88页 |
·加权Gray码指针 | 第88-89页 |
·实时的全局状态检测器 | 第89-91页 |
·亚稳态的消除 | 第91-92页 |
·毛刺的过滤 | 第92-93页 |
·“将满”/“将空”状态的检测 | 第93-94页 |
·写/读控制器 | 第94页 |
·写/读时序 | 第94-95页 |
·实验与比较 | 第95-99页 |
·实验设置 | 第95页 |
·实验结果 | 第95-98页 |
·综合比较 | 第98-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2页 |
第五章 LSGT-NoC:一种层次化的NoC系统架构 | 第102-122页 |
·引言 | 第102页 |
·LSGT-NoC系统架构 | 第102-120页 |
·引入集群思想 | 第102-103页 |
·拓扑结构 | 第103-105页 |
·交换技术 | 第105页 |
·报文协议 | 第105-107页 |
·网络接口 | 第107-109页 |
·路由节点 | 第109-118页 |
·全局链路 | 第118-120页 |
·一个LSGT-NoC的原型及实验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22-126页 |
·所做的工作与创新 | 第122-124页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0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