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 问题的形成 | 第11页 |
2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页 |
5 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过程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理论研究法 | 第15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实地访谈法 | 第15页 |
·现场观摩法 | 第15页 |
·经典个案剖析法 | 第15页 |
·比较借鉴研究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对当前各种“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评析 | 第16-30页 |
1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16-17页 |
·“双师型”教师 | 第16页 |
·“双师素质”教师 | 第16-17页 |
·“一体化”教师 | 第17页 |
·标准、职业教育教师标准、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 第17页 |
2 对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阐述 | 第17-21页 |
·行政标准 | 第18页 |
·校本标准 | 第18-19页 |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 第18页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 第18-19页 |
·学者标准 | 第19-21页 |
·卢双盈“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 第19页 |
·刘勇“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 第19-21页 |
3 对上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评析 | 第21-24页 |
·对教育部高教司标准的评析 | 第21页 |
·优点 | 第21页 |
·缺点 | 第21页 |
·对校本标准的评析 | 第21-22页 |
·对天津工程示范学院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评析 | 第21-22页 |
·对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评析 | 第22页 |
·对学者标准的评析 | 第22-24页 |
·对卢双盈标准的评析 | 第22-23页 |
·对刘勇标准的评析 | 第23-24页 |
4 其他职业标准的借鉴----行业职业培训师的标准 | 第24-26页 |
5 国外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评析 | 第26-30页 |
·韩国 | 第26-27页 |
·美国 | 第27-28页 |
·澳大利亚 | 第28-29页 |
·国外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标准的启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关于“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基本情况的调查 | 第30-42页 |
1 我国当前“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制定及实施的现状 | 第30页 |
2 “双师型”教师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 第30-33页 |
·“双师型”教师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 第30-33页 |
·“双师型”教师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结论 | 第33页 |
3 “双师型”教师校本资格认证标准制定及实施绩效调查研究 | 第33-42页 |
·永州职院“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制定与实施个案研究 | 第33-36页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实施绩效访谈 | 第36-39页 |
·一个领导团队的高职教育理念 | 第36-37页 |
·一支迅速成长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 第37-38页 |
·一份来自“双证书效应”的数字化报告 | 第38-39页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典型“双师型”教师个案研究 | 第39-40页 |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制定及实施绩效调查研究结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新“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制定研究 | 第42-57页 |
1 “双师型”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 | 第42-43页 |
2 “双师型”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定位 | 第43-45页 |
3 新“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制定 | 第45-49页 |
·基础标准 | 第46-47页 |
·坚定的从业思想、良好的职业归属感 | 第46页 |
·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实践技能和教育职业能力 | 第46-47页 |
·技术应用类专业和管理服务类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标准 | 第47-49页 |
4 对新“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体系的说明 | 第49-52页 |
·分类分级,细化量化高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使之更具操作性 | 第50页 |
·以职称为基点,更强调综合知识结构层次的构建及学识水平 | 第50-51页 |
·以基础标准为铺垫,更强调双师型”实践技能结构 | 第51-52页 |
·以实践时间为标底,更强调专业实践经历 | 第52页 |
·以教师的职业能力为基础,更强调实践教学能力 | 第52页 |
5 新“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制定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52-57页 |
·新“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征求意见调查 | 第52-54页 |
·新标准推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预期影响 | 第54-55页 |
·对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相关管理部门的建议 | 第55-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
A 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调查问卷 | 第63-65页 |
B 关于“双师型”教师标准的问卷 | 第65-66页 |
C 关于“双师型”教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第66-67页 |
D 关于“双师型”教师来源的调查统计表 | 第67-69页 |
E 永州职院机械系“双师型”教师职业素质对比调查表 | 第69-70页 |
F 关于“双师型”教师领导访谈基本提纲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介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