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车—桥耦合振动研究回顾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回顾 | 第8-11页 |
·国内研究回顾 | 第11-12页 |
·强风作用下的车—桥系统研究回顾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强风作用下车—桥动力系统振动分析模型 | 第15-40页 |
·概述 | 第15页 |
·车辆空间振动分析模型 | 第15-31页 |
·车辆空间位移模式 | 第15-18页 |
·车辆空间振动总势能的计算 | 第18-30页 |
·车辆刚度矩阵、质量矩阵、阻尼矩阵、荷载矩阵的形成 | 第30-31页 |
·桥梁分析模型 | 第31-32页 |
·作用在桥梁与列车上的风荷载 | 第32-38页 |
·作用在列车和桥梁上的静风荷载 | 第32页 |
·作用在列车和桥梁上的脉动风荷载 | 第32-33页 |
·气动三分力系数的数值计算 | 第33-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振动分析中车辆及桥梁的评定标准 | 第40-46页 |
·车辆的评定标准 | 第40-45页 |
·车辆运行安全性标准 | 第40-42页 |
·车辆运行平稳性标准 | 第42-44页 |
·列车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客车)、平稳性(货车)评价指标 | 第44-45页 |
·桥梁评价标准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大跨度桥梁随机风场的数值模拟 | 第46-60页 |
·随机风场的数值模拟 | 第46-49页 |
·脉动风时程曲线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60页 |
第五章 桥梁自振特性分析 | 第60-67页 |
·桥梁自振特性计算 | 第60-61页 |
·桥梁振型示意图 | 第6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强风作用下车—桥的振动响应分析 | 第67-107页 |
·强风作用下车—桥的振动响应的计算结果 | 第67-80页 |
·桥梁在风荷载和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80-90页 |
·不同车速下的桥梁响应比较 | 第83-85页 |
·不同风速下的桥梁响应比较 | 第85-86页 |
·不同车辆位置的桥梁响应比较 | 第86-88页 |
·不同高度挡风墙的桥梁响应比较 | 第88-90页 |
·强风作用下列车在桥上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90-104页 |
·不同车速下的车辆响应比较 | 第93-97页 |
·不同风速对车辆动力响应比较 | 第97-100页 |
·不同车辆位置的车辆响应比较 | 第100-102页 |
·不同高度挡风墙的车辆响应比较 | 第102-104页 |
·列车过桥的最大车速分析 | 第104-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结论 | 第107-108页 |
·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