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东营凹陷原油物理性质及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2页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9-10页
   ·开展的主要工作及主要认识第10-12页
     ·开展的主要工作第10页
     ·取得的主要认识第10-12页
第二章 基本地质概况第12-23页
   ·工区位置及勘探现状第12-13页
   ·地层发育及构造特征第13-15页
     ·地层发育特征第13页
     ·构造特征第13-15页
   ·油气成藏基本特征第15-20页
     ·油源条件第15-16页
     ·生、储、盖配置关系第16-18页
     ·油气成藏过程第18-19页
     ·圈闭及油气藏类型第19-20页
   ·油气分布规律第20-23页
     ·油气纵向分布特点第20-22页
     ·油气平面分布特征第22-23页
第三章 东营凹陷原油理化性质及分布规律第23-49页
   ·原油的类型及分布第23-29页
     ·原油物性类型的划分及分布第23-24页
     ·原油成因类型的划分及分布第24-29页
   ·原油的物理性质第29-35页
     ·原油的相对密度第29-30页
     ·原油的粘度第30-31页
     ·原油的含硫量第31页
     ·原油的凝固点第31-32页
     ·原油的含蜡量第32-33页
     ·原油的初馏点第33-34页
     ·东营凹陷不同油田的原油特征第34-35页
   ·原油性质的平面变化规律第35-44页
     ·原油的相对密度变化规律第35-41页
     ·原油粘度变化规律第41-42页
     ·原油含硫量变化规律第42-44页
   ·原油性质纵向变化规律第44-49页
     ·原油物性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第44-47页
     ·原油物性分层系变化规律第47-49页
第四章 原油理化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第49-57页
   ·沉积环境与烃源岩差异的影响第49-52页
   ·次生变化的影响第52-55页
     ·运移的影响第52-53页
     ·氧化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第53-54页
     ·断层的影响第54-55页
   ·油藏开采的影响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强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