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页 |
第一章 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现状及问题 | 第9-16页 |
·司法认定是驰名商标认定的基本和主要方式 | 第11-12页 |
·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的现状 | 第12-13页 |
·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6页 |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标准不统一,有些认定的“门槛”过低,认定的数量过多,失去了社会公众对法院司法认定驰名商标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 第13-14页 |
·为通过司法程序认定驰名商标,很多当事人通过“虚假诉讼”或“虚构诉讼”的方式获得驰名商标的认定 | 第14页 |
·有的法院没有严格按照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审理涉及驰名商标的案件,不必要认定而认定了 | 第14-15页 |
·有的法院将原告要求认定其商标驰名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请求予以判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16-22页 |
·司法认定驰名商标在立法上尚不完善 | 第16-17页 |
·人民法院不是驰名商标认定的专门机构,缺少相应的知识和资料积累,法官的业务水平不高 | 第17-18页 |
·地方人民法院对全国情况不能全面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出现标准不统一、“门槛”过低的问题 | 第18页 |
·地方行政干预、地方保护主义是当前司法认定驰名商标过多、降低认定标准的主要原因 | 第18-19页 |
·驰名商标认定后广告化,将“中国驰名商标”字样广泛用于商品包装和广告宣传上,违背了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实质意义 | 第19-20页 |
·目前许多企业和社会公众对驰名商标的内涵并不了解,对驰名商标产生了“误读” | 第20页 |
·当前行政认定驰名商标程序繁琐,时间过长也是原因之一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对策 | 第22-31页 |
·完善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立法,制定司法认定驰名商标的具体标准 | 第22-26页 |
·对“相关公众”的理解及其范围的确定 | 第22-23页 |
·对“知晓程度”的知晓度的理解和确定 | 第23-24页 |
·对“持续时间”的年限的理解和确定 | 第24-25页 |
·对“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理解 | 第25页 |
·对“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的理解 | 第25-26页 |
·对于其它因素的考察 | 第26页 |
·完善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司法程序,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 | 第26-31页 |
·提高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法院级别 | 第26-27页 |
·人民法院司法认定驰名商标应设置公示和异议程序 | 第27-28页 |
·严格审查涉及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商标侵权纠纷,坚决避免当事人通过“虚假诉讼”或“虚构诉讼”的方式获得驰名商标的认定 | 第28-29页 |
·加强对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后的管理,防止商标权利人滥用商标权 | 第29页 |
·地方政府应制定正确的知识产权政策,不能重金鼓励企业获取驰名商标 | 第29-30页 |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商标意识,培养公众正确的消费观念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