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1页 | 
| ·磁悬浮轴承介绍 | 第16-17页 | 
|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模糊数字控制方案的提出 | 第17-19页 | 
| ·论文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磁悬浮轴承结构分析及 PC 机实时控制方案介绍 | 第21-30页 | 
| ·单自由度磁轴承系统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 ·五自由度磁轴承系统 | 第23-26页 | 
| ·转子系统分析 | 第23-24页 | 
| ·五自由度磁轴承总体结构 | 第24-25页 | 
| ·系统参数选型 | 第25-26页 | 
| ·PC 机实时控制系统介绍 | 第26-29页 | 
| ·采用 PC 机实时控制的原因 | 第26-27页 | 
| ·基于 PC 机的实时控制方案介绍 | 第27-28页 | 
| ·软硬件平台总体介绍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模糊逻辑控制理论概述 | 第30-51页 | 
| ·模糊控制理论介绍 | 第30-34页 | 
| ·模糊逻辑控制的产生及发展历史 | 第30-31页 | 
| ·模糊控制理论的特点 | 第31-33页 | 
| ·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前景 | 第33-34页 | 
| ·模糊控制理论是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 | 第34-36页 | 
| ·从二值逻辑到模糊逻辑 | 第34页 | 
| ·模糊逻辑数学计算 | 第34-36页 | 
| ·模糊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及其结构分析 | 第36-42页 | 
| ·模糊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 第36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分析 | 第36-42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42-50页 | 
| ·模糊控制器的分类 | 第42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 第42-49页 | 
| ·改善模糊控制稳态特性的两种方法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FUZZY-PID 复合控制 | 第51-63页 | 
| ·控制器总体设计 | 第51-53页 | 
|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53-55页 | 
| ·输入输出变量及其论域的确定 | 第53页 | 
| ·模糊控制规则的制定 | 第53-54页 | 
| ·模糊化清晰化的选取及查询表的得出 | 第54-55页 | 
| ·PID 控制部分设计 | 第55-58页 | 
| ·PID 控制器设计 | 第55-57页 | 
| ·PID 传递函数的离散化 | 第57-58页 | 
| ·程序流程 | 第58-59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 ·模拟输入信号实验 | 第59-60页 | 
| ·磁轴承静态悬浮、动态运转实验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基于在线插值的优化型模糊控制算法 | 第63-78页 | 
| ·模糊控制算法的插值机理 | 第63-64页 | 
| ·单输入单输出Mamdani 算法插值机理 | 第63页 | 
| ·双输入单输出Mamdani 算法插值机理 | 第63-64页 | 
| ·控制器设计 | 第64-71页 | 
| ·参数自适应算法 | 第65-69页 | 
| ·插值算法 | 第69-70页 | 
| ·程序流程 | 第70-71页 | 
| ·控制器数字仿真比较 | 第71-73页 | 
| ·常规模糊控制与基于插值原理的模糊控制 | 第71-72页 | 
| ·传统 PID 控制与基于插值原理的模糊控制 | 第72-73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3-77页 | 
| ·模拟输入信号实验 | 第73-74页 | 
| ·磁轴承试验台静态悬浮、动态激励实验 | 第74-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 ·模糊控制理论在磁悬浮轴承中的应用研究总结 | 第78页 | 
| ·有关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 附录一 PID 控制器传递函数的离散化 | 第85-87页 | 
| 附录二 FUZZY-PID 控制算法程序清单 | 第87-89页 | 
| 附录三 基于在线插值的模糊控制算法程序清单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