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形成的大尺度背景分类分析 | 第13-24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数据 | 第13-14页 |
| ·大尺度背景分类 | 第14-17页 |
| ·分类标准 | 第14-16页 |
| ·基本统计特征 | 第16-17页 |
| ·不同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形成TC对比分析 | 第17-22页 |
| ·源地分析 | 第17-18页 |
| ·强度和生命史分析 | 第18-19页 |
| ·登陆我国不同强度、不同成因热带气旋路径分类 | 第19-20页 |
| ·最大风速半径 | 第20页 |
| ·特定强度风圈半径 | 第20-22页 |
| ·最外层闭合等压线半径 | 第22页 |
| ·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形成的大尺度判据研究 | 第24-35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数据 | 第24页 |
| ·大尺度参数 | 第24-32页 |
| ·SST | 第26-27页 |
| ·200-850hPa经向和纬向风垂直切变 | 第27-28页 |
| ·200hPa和925hPa散度 | 第28-29页 |
| ·850hPa涡度 | 第29页 |
| ·850hPa涡度趋势 | 第29页 |
| ·中层和低层相对湿度 | 第29-30页 |
| ·低层水汽场 | 第30-31页 |
| ·CAPE | 第31页 |
| ·底层涡度三日变化趋势 | 第31-32页 |
| ·中层相对湿度三日变化趋势 | 第32页 |
|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环境比较 | 第32-33页 |
| ·不考虑权重情况的大尺度参数判据 | 第33-35页 |
| ·大尺度判据方法 | 第33-34页 |
| ·选用12个大尺度参数做判据 | 第34页 |
| ·选用10个大尺度参数做判据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确定性预报 | 第35-41页 |
| ·选用12个大尺度参数做判据 | 第35-37页 |
| ·选用10个大尺度参数做判据 | 第37-38页 |
| ·检验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概率预报 | 第41-44页 |
| ·气候方法 | 第41页 |
| ·TC形成的大尺度参数判据方法检验 | 第41页 |
| ·BS评分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4-47页 |
| ·结论 | 第44页 |
| ·讨论 | 第44-47页 |
| ·预报效果检验 | 第45页 |
| ·大尺度判据的进一步细分 | 第45-46页 |
| ·冬夏半年参数分析 | 第45-46页 |
| ·大尺度背景分类结果 | 第46页 |
| ·台风形成概念预报模式设想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附图 | 第55-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