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 虫生真菌分泌的毒素分类 | 第10-13页 |
·低分子毒素 | 第10-12页 |
·高分子蛋白毒素 | 第12-13页 |
2 绿僵菌素的分子结构与种类 | 第13-14页 |
3 绿僵菌素的分离纯化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4 绿僵菌素对昆虫的生物活性 | 第15-18页 |
5 绿僵菌素的产量动态 | 第18页 |
6 绿僵菌素的作用机制 | 第18-22页 |
·绿僵菌素对昆虫器官系统的影响 | 第18-21页 |
·绿僵菌素对昆虫细胞组织的作用 | 第21-22页 |
7 展望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五株绿僵菌菌株粗毒素的提取及产量 | 第24-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材料 | 第24-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3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五株绿僵菌菌株的代谢产物抽滤液对东亚飞蝗的注射毒性研究 | 第29-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方法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两种菌株LD04 和LF07 的粗毒素对东亚飞蝗的致死性测定 | 第33-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材料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五章 两种菌株LD04和LF07的粗毒素对亚洲玉米螟的致死性测定 | 第40-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材料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第六章 菌株LD04 的粗毒素对小菜蛾的致死性测定 | 第46-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材料 | 第46-47页 |
·方法 | 第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3 讨论 | 第49-51页 |
第七章 薄层色谱法鉴定绿僵菌素A 和B | 第51-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材料 | 第51页 |
·方法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3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