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数据接收软解调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短波通信的应用 | 第11页 |
·短波通信的新技术与新体制 | 第11-12页 |
·软解调系统的研究 | 第12-13页 |
第2章 短波数据通信 | 第13-22页 |
·短波数据通信的特点 | 第13页 |
·短波信道的传播形式 | 第13-15页 |
·短波传播的基本形式 | 第13-14页 |
·最高可用频率 | 第14-15页 |
·影响短波数据通信的主要因素 | 第15-20页 |
·多径效应 | 第15-18页 |
·衰落 | 第18-19页 |
·相位起伏 | 第19-20页 |
·短波信道的干扰 | 第20-21页 |
·短波信道的主要干扰源 | 第20页 |
·短波通信中抗电台干扰的途径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4FTSK调制方式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 第22-36页 |
·时频调制技术 | 第22-28页 |
·时频调制的定义 | 第23-25页 |
·时频调制接收机的结构 | 第25-27页 |
·时频调制的编码原则 | 第27-28页 |
·分集接收技术 | 第28-29页 |
·差错控制技术 | 第29-31页 |
·交织技术 | 第31-35页 |
·交织技术纠突发错误的原理 | 第32-33页 |
·交错码的性能 | 第33-35页 |
·本章小节 | 第35-36页 |
第4章 升余弦调制方式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 第36-53页 |
·升余弦调制方式 | 第36-44页 |
·选用部分响应系统的原因 | 第36-39页 |
·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形式 | 第39-40页 |
·系统中所用的形式 | 第40-41页 |
·无码间串扰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 第41-44页 |
·均衡技术 | 第44-48页 |
·时域均衡原理 | 第44-47页 |
·自适应均衡器 | 第47-48页 |
·扩频通信 | 第48-52页 |
·扩频通信系统的概念 | 第48-51页 |
·扩频技术的同步原理 | 第51-52页 |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第5章 解调系统及相关的数字信号处理 | 第53-69页 |
·接收软件的实现 | 第53-58页 |
·接收软件的组成 | 第54-55页 |
·接收软件的流程图 | 第55-58页 |
·数据信号采样 | 第58-60页 |
·对数据进行抽样率变换 | 第58-59页 |
·声卡采样率的精确测定 | 第59-60页 |
·数字滤波器 | 第60-66页 |
·FIR滤波器的软件设计 | 第60-64页 |
·FIR滤波器的应用 | 第64页 |
·DSP仿真实现FIR滤波器 | 第64-66页 |
·信号的判决、解码及同步 | 第66-69页 |
·信号的判决及解码 | 第66-68页 |
·信号的同步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