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引言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循环水养殖动物的生态营养调控及其研究进展 | 第19页 |
·鱼类摄食影响因子研究 | 第19-21页 |
·投喂模型 | 第21-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依据和创新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流速对封闭循环水养殖大菱鲆摄食、生长及水生态效应 | 第26-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试验设计与动物分组 | 第26页 |
·试验饲料 | 第26页 |
·养殖管理 | 第26-27页 |
·指标测定 | 第27-28页 |
·统计分析 | 第28页 |
·结果 | 第28-33页 |
·生长、摄食、饲料转化结果 | 第28-30页 |
·水质氮素结果 | 第30-32页 |
·两种适宜流速的确定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8页 |
·流速对大菱鲆生长的效应 | 第33-34页 |
·流速对大菱鲆摄食的效应 | 第34页 |
·流速对水质氮素指标的效应 | 第34-36页 |
·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两种生长适宜流速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流速对封闭循环水养殖大菱鲆血液免疫及血清酶的影响 | 第38-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试验设计与动物分组 | 第38页 |
·试验饲料 | 第38页 |
·养殖条件及日常管理 | 第38-39页 |
·指标测定 | 第39-40页 |
·统计分析 | 第40页 |
·试验结果 | 第40-43页 |
·讨论 | 第43-46页 |
·流速对大菱鲆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43-44页 |
·流速对大菱鲆血清酶的影响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温度对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大菱鲆摄食、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特征 | 第46-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试验设计与动物分组 | 第46页 |
·试验饲料 | 第46-47页 |
·养殖管理 | 第47页 |
·指标测定 | 第47-48页 |
·结果 | 第48-53页 |
·摄食生长性能结果 | 第48-52页 |
·消化酶指标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8页 |
·温度对大菱鲆摄食的影响 | 第53页 |
·温度对大菱鲆生长的影响 | 第53-54页 |
·温度对大菱鲆消化酶的影响 | 第54-58页 |
第五章 温度对高密度封闭循环水养殖大菱鲆氨氮排泄及相关氮转化酶的影响 | 第58-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试验设计与动物分组 | 第58页 |
·试验饲料 | 第58-59页 |
·养殖管理 | 第59页 |
·指标测定 | 第59-60页 |
·统计分析 | 第60页 |
·结果 | 第60-69页 |
·水质结果 | 第60-67页 |
·排氮比例的计算 | 第67页 |
·血清免疫、氮转化及相关指标 | 第67-69页 |
·讨论 | 第69-74页 |
·温度对大菱鲆氨氮排泄的影响 | 第69页 |
·温度对水体亚硝酸氮浓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温度对大菱鲆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70-71页 |
·温度对大菱鲆氮转化酶及其它指标的影响 | 第71-74页 |
第六章 封闭循环水养殖大菱鲆动态投喂模型初步构建 | 第74-84页 |
·动态投喂模型构建的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74-75页 |
·试验设计 | 第74页 |
·试验饲料 | 第74页 |
·养殖管理 | 第74-75页 |
·指标测定 | 第75页 |
·投喂模型构建的路线 | 第75-77页 |
·分析总结前人相关研究 | 第75-76页 |
·建立初步模型 | 第76-77页 |
·模型系数的确定 | 第77页 |
·模型构建结果 | 第77-78页 |
·饱食投喂模型 | 第77页 |
·氨氮排泄率模型 | 第77页 |
·特定生长率模型 | 第77-78页 |
·使用构建模型预测的结果与比较 | 第78-80页 |
·模型讨论 | 第80-81页 |
·投喂模型 | 第80-81页 |
·氨氮排泄率模型 | 第81页 |
·特定生长率模型 | 第81页 |
·模型特色 | 第81-82页 |
·模型的学术意义与实用价值 | 第82-83页 |
·模型的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 | 第83-8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8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02页 |
发表文章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