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导论 | 第11-17页 |
| 一、对贝文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二、选题来源和意义 | 第13-15页 |
| (一) 选题的来源 | 第13-15页 |
| (二) 选题意义 | 第15页 |
| 三、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一章:贝文外交思想的成因 | 第17-29页 |
| 一、个人经历 | 第17-21页 |
| 二、帝国情结 | 第21-23页 |
| 三、外交传统 | 第23-24页 |
| 四、社会背景 | 第24-29页 |
| 第二章:贝文关于“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和实践 | 第29-38页 |
| 一、“第三条道路”的提出 | 第29-31页 |
| 二、贝文提出“第三条道路”的原因 | 第31-34页 |
| 三、为“第三条道路”采取的措施 | 第34-38页 |
| 第三章:“联美抗苏”的外交战略 | 第38-51页 |
| 一、“联美抗苏”的原因 | 第38-43页 |
| 二、贝文的“联美抗苏”政策 | 第43-48页 |
| (一) “联美抗苏”政策的初步——拉“美”下水 | 第43-44页 |
| (二) “联美抗苏”的正式出台——《布鲁塞尔条约》和北约的建立 | 第44-47页 |
| (三) 马歇尔计划的制订与抵制苏联 | 第47-48页 |
| 三、个案——从《敦刻尔克条约》看贝文外交的转变 | 第48-51页 |
| 第四章:贝文外交思想和实践的评价 | 第51-60页 |
| 一、贝文外交思想的原则 | 第51-54页 |
| 二、贝文外交思想的作用和影响 | 第54-58页 |
| 三、贝文外交的商榷之处 | 第58-59页 |
| 四、贝文外交思想的最终目的 | 第59-60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