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概述 | 第10-15页 |
第一节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问题的产生 | 第10-12页 |
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商业方法、商业方法软件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发展历程、趋势及我国现状 | 第15-23页 |
第一节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发展历程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在我国的现状 | 第19-23页 |
第三章 商业方法软件的专利可行性和我国采取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 第23-35页 |
第一节 商业方法软件采取专利保护的法理基础 | 第23-25页 |
一、知识产权的激励论学说 | 第23-24页 |
二、黑格尔的财产权人格论学说 | 第24页 |
三、洛克的劳动财产权说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商业方法软件采取专利保护的可行性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商业方法软件采取专利保护的真正动因 | 第27-30页 |
一、从保护软件的作品性到保护其功能性:工业产权、著作权及其他 | 第27-28页 |
二、专利立法宗旨的思考 | 第28-29页 |
三、小结;全方位保护:实现最大的市场独占利益是本质所在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我国对商业方法软件采取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 第30-35页 |
一、 建立并完善的电子商务商业方法软件专利制度,首先从商业方法软件本身的性质、特征来看,是十分必要的 | 第30-31页 |
二、刺激我国商业方法软件创新,促进科学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需要 | 第31-33页 |
三、发达国家的技术专利化一专利标准化一标准许可化的全球战略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商业方法软件采取专利保护要解决的实务问题 | 第35-44页 |
第一节 商业方法软件的技术方案解析 | 第35-38页 |
一、技术性的界定 | 第35-36页 |
二、商业方法软件的技术性分析 | 第36-37页 |
三、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问题 | 第38-44页 |
一、商业方法软件的新颖性分析 | 第38-40页 |
二、商业方法软件的创造性分析 | 第40-41页 |
三、商业方法软件的实用性分析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对我国有关法律及审查指南中关于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解析及建议 | 第44-50页 |
第一节 对我国有关法律及审查指南中关于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解析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对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思考 | 第46-50页 |
一、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为何被排除在可专利的主题之外 | 第46-48页 |
二、商业方法软件是否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 第48页 |
三、我国的应对之策 | 第48-50页 |
第六章 与商业方法软件专利有关的实务操作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