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员工满意度相关文献评述 | 第13-29页 |
·员工满意度的定义及特征 | 第13-15页 |
·员工满意度的定义 | 第13-14页 |
·员工满意度的特征 | 第14-15页 |
·员工满意度的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员工满意度的研究起源-霍桑试验 | 第15-16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6-18页 |
·成就需要理论 | 第18页 |
·双因素理论 | 第18-19页 |
·期望理论 | 第19页 |
·公平理论 | 第19-20页 |
·员工满意度维度划分的研究成果 | 第20-24页 |
·国外关于工作满意度维度的主要观点 | 第20-21页 |
·国内关于工作满意度结构的主要观点 | 第21-24页 |
·员工满意度测量的研究成果 | 第24-29页 |
·单一整体评估法 | 第24-25页 |
·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 | 第25-29页 |
第三章 满意度研究方法选取与调查问卷设计 | 第29-36页 |
·员工满意度研究参数及操作性定义 | 第29-32页 |
·本研究的范围 | 第29-30页 |
·本研究中对于员工满意度的定义 | 第30页 |
·本研究中对于员工满意度维度的选取 | 第30-31页 |
·本研究中对于员工满意度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31-32页 |
·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 | 第32-33页 |
·针对机构的调查问卷 | 第32页 |
·针对新入行大学生的问卷 | 第32-33页 |
·抽样设计与样本结构 | 第33页 |
·调查方式 | 第33-34页 |
·满意度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34页 |
·满意度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34-36页 |
·内容效度 | 第34-35页 |
·构念效度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及分析 | 第36-51页 |
·机构问卷统计分析 | 第36-38页 |
·机构问卷封闭式问题描述性统计 | 第36-37页 |
·机构问卷开放式问题收集情况 | 第37-38页 |
·大学生满意度问卷统计分析 | 第38-51页 |
·员工总体满意度描述性统计 | 第38-39页 |
·一级指标评分情况描述性统计 | 第39-40页 |
·二级指标评分情况描述性统计 | 第40-42页 |
·满意度维度结构分析 | 第42-47页 |
·总体满意度与忠诚度、离职倾向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关键指标分析 | 第48-51页 |
第五章 满意度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1-57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SCJH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2-53页 |
·对加强新入行大学生管理的建议 | 第53-57页 |
·加强大学生招聘环节的能力素质测评 | 第53页 |
·加强对分支机构的指导力度 | 第53-54页 |
·建立科学的人才流动机制 | 第54页 |
·探索直管县(市)级分支机构人才储备和培养的新模式 | 第54-55页 |
·逐步建立“以岗位为基础”的管理模式 | 第55-56页 |
·建立大学生工作情况测评的长效机制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73页 |
附录1 SCJH 员工调查问卷 | 第60-68页 |
附录2 虚拟变量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数据 | 第68-71页 |
附录3 辅助回归分析过程 | 第71-73页 |